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教育部近日部署开展2025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进一步整治“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为,严格管控试点实验项目等特定类型招生,严肃查处招生入学环节不正之风,持续提高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通知指出,各地要严格实行就近入学政策,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片区内登记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或学校实际办学承载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确的规则录取;对未录取的学生需在相邻片区就近协调安排入学。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免试入学要求,不得通过文化课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学生;不得以“校园开放日”等名义进行违规招生宣传或考查学生、家长。学生入学后,学校须实行均衡编班,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
此外,各省市要严格管控特定类型招生。各类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验项目以及外语、体育、艺术等特定类型招生全面实行省级审核制度,开展招生项目评估,建立招生项目台账,从严控制学校数量、招生规模,严格规范招生范围和程序。同时,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全覆盖,属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县(区)为单位对民办学校开展全面排查,对有停办风险的要提前预警并做好学生安置预案。
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优化入学流程、精简证明材料;以数字化赋能招生入学工作,加快实现报名、材料审核、录取“线上一网通办”;提升线下办理服务水平,推进“线下只进一门”。
据悉,专项行动各项要求须切实落到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和工作中。教育部于4月至9月在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平台设立“义务教育违规招生问题”专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畅通举报投诉受理渠道,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的招生入学热线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