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谈
破焦虑 抓重点 守平常心
初中学考冲刺期 学生家长共答题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黄月皎
随着初中学考临近,初三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大。有些考生会因为忧虑学业和前途变得烦躁压抑,此时若不及时调节心态,很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复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考当天的临时状态。因此,考生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备考过程中的各类挑战;家长也要守住平常心,和孩子共同应对。
坚定备考信心 谋求自我成长
初中学考是考生学业生涯中的一次重要升学考试。面对各种挑战,考生首先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应对这次大考,克服畏难情绪。考生要知道,初中学考的意义不仅在于我们通过选拔进入自己的理想高中,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这段经历是考生不断塑造自身信心和勇气的过程。考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在这段充满艰辛和汗水的旅程中,用心去感受人生的酸甜苦乐。只有积极地准备和投入,考生才能收获一段充实而完整的人生历程,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激励自己持续面对学考后的更大挑战。
克服焦虑情绪 保持愉快心情
面对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学生要学会克服。当感到焦虑时,考生可以想想无论是自己还是老师、家长,每个人都有压力,只要我们有追求、有理想,就会产生相应的压力和烦恼。此时,考生能够做的就是学会直面压力,处理好自己的焦虑情绪,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具体学科的复习备考中。
考生如果对考场感到恐惧,可以使用冥想放松、积极暗示等方法,在平日里想象自己处在考场上的情形,尽量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考生可以想象自己考试时每个环节都顺利进行的画面,帮助自己克服考场焦虑。
在备考的这段时间,考生可以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在改善身体状态的同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掌握备考方法 允许适度紧张
考生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也能让他心态更加平和。
考生要学会反思和总结。考生要把之前的考试试卷找出来,关注总成绩和单科成绩的变化,分析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失分原因,分别找到主观和客观原因,比如各次考试考前准备情况和答题策略是否合理,有哪些失分是因为粗心、状态不好等。通过反思和总结,考生要及时调整策略,确定好下一阶段的复习重点与方法。
考生要了解自己的考试习惯和答题风格。答题策略与技巧因人而异,因此考生要清楚自己的考试习惯,了解自身答题风格。在时间分配上,具体到每一模块、每一道题,考生都要有合理的计划与安排。例如,考生可以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或熟悉程度来确定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先熟悉后陌生。另外,为防止出现低级失误,考生一定要认真仔细审题,并按流程解答;做完试题后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是否有单位、小数点遗漏等低级错误,及时弥补。
考生要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查漏补缺的机会。考试可以帮助考生照亮知识盲区,从而把自己忽略的知识点列为下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因此,考生在每次考后都要加强总结,找出相似题目的解题规律,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就能够胸有成竹。对于自己的薄弱学科,考生要思考是由于前期复习花得时间不够,还是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对于考试中出现的思维方式错误,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梳理和反思,分析错误原因,进而修正解题思路,找出应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应试能力。
考生要注意训练答题速度,提高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同时注重答题规范。为此,考生要充分利用每一次考试机会,训练自己快速进入临场状态,破除考试的神秘感,缓解考试的紧张感,提高适应能力,积累应考经验。考试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适度紧张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防止考生麻痹大意。考生要像对待学考一样对待模拟考试,又要像对待模拟考试一样对待学考。
关键阶段守住平常心
复习备考阶段,父母也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助力考生积极面对学考挑战。
首先,父母也要端正心态,关注孩子当下的发展和进步,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并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其次,父母要守住一颗可贵的平常心,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尤其是不能超出孩子的实际水平。父母的期待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不仅会降低其自我效能感,无形中也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一些父母会把身边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别人家的孩子”作为榜样,来刺激自己的孩子,却不知这样不仅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还可能增加其逆反心理,使孩子从内心对学考产生恐惧、厌恶情绪。这种做法对孩子的复习备考十分不利。
最后,无论自己内心多么焦虑,父母都要学会化解这些情绪,不要将焦虑传递给孩子,尽量营造轻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当孩子谈到考试话题时,父母要巧妙应对,给予孩子强有力的心理支持,陪孩子在周末适当地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做到劳逸结合。
中招问答
体育现场考试
近日,初三学生在备考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现场考试。许多考生和家长都十分关心考试各项目的分数;想要明确考生如有特殊身体情况,成绩如何评定等。针对一些常见问题,记者根据往年相关政策做了梳理解答。
问:体育现场考试项目有哪些,分值如何设定?
答:根据市教委文件要求,初中学考体育现场考试包括素质项目和运动能力项目,共设置4类22项考试内容,每名考生考4项,其中每类考1项,满分为30分。
第一类:素质项目Ⅰ(8分)
该项目包括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为必考项目。
第二类:素质项目Ⅱ(8分)
该项目包括引体向上(男)、斜身引体(女)、双杠臂屈伸(男)、仰卧起坐(女)、实心球、1分钟跳绳、原地纵跳摸高、立定跳远,考生任选1项。
第三类:运动能力Ⅰ(8分)
该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考生任选1项。
第四类:运动能力Ⅱ(6分)
该项目包括体操双杠组合Ⅰ(男)、体操双杠组合Ⅱ(女)、体操技巧组合Ⅰ(男)、体操技巧组合Ⅱ(女)、健身长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游泳,考生任选1项。
问: 考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择考,成绩如何评定?
答:考生如存在身体发育异常(如侏儒症、巨人症等)、严重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畸形(如严重脊柱弯曲、O型和X型腿等达Ⅱ度)等相关情况,但平时仍上体育实践课,由本人申请,经学校审核,可从体育现场考试项目中选择1项参加考试,最终成绩按实际测试得分占该项目分值的比例折算。
相关考生需出具三级甲等医院诊断证明材料,填写《北京市中考体育现场考试特殊考生申请表》,经家长签字、学校医务人员和学校负责人初审,由考生所在学校公示后,报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审定。
问:考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缓考,成绩如何评定?
答:临时有伤病的考生(需持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材料)及在生理期的女生(需由本人申请、学校证明),可申请缓考。缓考期过后仍未康复的考生,可向所在学校申请免考,按程序办理有关审核手续,按照总分(30分)的60%计分(18分)。
问:考生如果只参加了部分项目考试,成绩如何评定?
答:只参加了现场考试部分项目的考生,已经参加的考试项目成绩有效,没有参加的考试项目成绩按照该项目满分的60%记录。
问:对于休学后复学的考生,过程性考核成绩如何评定?
答:学生休学后复学到原年级,已参加过健康体测统测的,不再参加统测,已取得的成绩有效;未参加过健康体测统测的,正常参加统测。
(2025年相关政策如有变化,请以最新公布为准。)
“中招问答”针对中招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和解答,敬请关注。欢迎家长和考生,通过“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与我们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