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教师工作室“晒”出教学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5-03-12 期号: 1829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邓 菡 通讯员赵长顺)  戏剧《愿望》、舞蹈《足球宝贝》、合唱《妈妈的花环》……在密云区文化馆内,一幕幕高水平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近日,密云区举行了8个特色教师研究工作室的总结汇报展演,展示工作室的美育、科技、体育教育教学成果。

  “‘一体化单人拉力播种器’是我校三年级学生的作品,获得‘全球发明大会’国赛二等奖、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在科创作品展台,密云区大城子学校科技教师吴井平为参会者介绍着该校学生的科创作品。

  学生科创展示平台展出了由密云区第五小学学生赵杨、赵谌予设计制作的“基于物联网和传感器的智慧农场”,密云区职业学校郭帅、高立鑫、陈祺卓、王宇阳设计制作的组合收栗器,密云区十里堡中心小学肖梦喆、赵若怡设计制作的“花房可视化微调滴灌系统”等作品。这些科创作品均结合区域生产、生活,颇具匠心。

  密云区青少年宫书记、主任刘春霞介绍,2023年以来,密云区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技、艺术、体育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青少年宫成立美术、书法、科创、戏剧等8个教师研究工作室,吸纳教师200余人,形成了导师引领、青少年宫教师领衔、学校教师参与的教师研究共同体。8个工作室成立至今,以“1+1+1+N”(1个工作室、1个课题研究、1所实验校、N项研究成果)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工作室在研课题涵盖课程建设、教学策略、教师辅导能力提升、教师审美能力提升等8个研究方向,通过3轮77次入校指导,赋能学校高水平社团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工作室教师参加论文、课例、征文等评选活动,共获得国家、市区级奖400项;学生获国家级奖、市级奖2000人次。

  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尹玲玲表示,密云区以“8个教师研究工作室”为抓手,逐步探索出密云的“八驱联动 三促跃升”模式,即8个工作室在导师团队支撑、领衔教师牵引、精准培训提升、课题研究引领、校际交流合作、外出参观拓展、交流反思研讨、成果展示分享等8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层面的提升。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