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实习记者 张睦函)近日,丰台区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该区将分阶段实施建设计划,于未来2至3年时间里,在全区百余所中小学开展区域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构建起丰台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实践、创新思维培养和人才发现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整体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在此背景下,丰台区教委申请加入“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发展计划”并获批,由韬奋基金会和宾果智能为丰台区小学首批实验校捐赠人工智能教育设备及课程资源。记者了解到,丰台区首批40所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将于2025年3月全部完成设备交付和授牌,未来将通过课程引导,辐射区域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人工智能探究课程,感知、体验、理解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丰台区人工智能示范实验区工作规划,项目启动后,该区将在区域算力基础设施、课程智能评价方面加大建设与投入,形成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时,统筹构建丰台区青少年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分阶段开发人工智能系列课程,通过实验校覆盖全区,制定人工智能领域小升初、初升高区域贯通培养政策,链接高校相关资源,实现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
项目启动活动现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老师冷雪峰和AI伴学机器人共同带领学生进行了“人工智能大显身手”课程展示。课堂上,学生体验了声纹解锁、人脸识别、让手机找主人等趣味小游戏,了解了人工智能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据悉,该课程专为在人工智能领域零基础的小学生量身定制,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通识性认知。
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丰台下一步将依托创新人才发展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教研团队,在现有教研基础上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教师培训、培养体系,通过“三级三层”运行机制保障各实验校取得成果,同时辐射周边学校,持续提升区域人才培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