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中职校特色专业转型升级增强“吸引力”

发布时间:2024-11-13 期号: 1805期

  近日,“19岁中专生靠‘一技之长’拿下世界第一”的消息冲上热搜。从“太难了,差点刚开学就退学”到成功逆袭为世界冠军,19岁中专生鲁静怡用行动诠释着“一技之长是人生最大的底气”的道理。

  近年来,北京市中职校紧密契合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打造极具特色的中职品牌专业,让越来越多考生瞄准职业院校,成为“造飞机的人”。本期特别策划,记者带你走近中职校特色专业,看职校专业如何打好特色牌,成就“吸引力”。

  

  老牌专业:培养同行业中的“领跑者”

  在中职专业中,老牌专业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部分专业在长期办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是同类专业中的“领跑者”。

  作为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西直门校区的“龙头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成立于1980年,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发展历史,校企合作特色鲜明。

  学校相关负责老师介绍,在校期间,该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学校还为学生开设大数据分析、咖啡技艺、茶艺、调酒、花艺、西餐制作、收益管理等专业特色课程,满足学生未来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目前,西城职业学校西直门校区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后,可选择职业技能发展方向,报考相应的高职专业或直接就业创业。

  多年来,学校为北京饭店、贵宾楼饭店、钓鱼台国宾馆等五星级饭店,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中办机关服务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0余家单位输送了优秀毕业生。

  北京市商业学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同样办学历史悠久。专业负责人李丽介绍,该专业1997年创办,以服务类课程+食品制作类课程+数字化酒店运营类课程为三大支撑。同时,开设国际化的酒店实训基地和五星级酒店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人人练技能、人人能实操的需要。在深造就业方面,该专业“3+2”班学生可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高职衔接,顺利进入大专。而3年制学生可就职于北京市各大五星级酒店,从事酒店专业工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老牌特色专业。据学校副校长孙晓娟介绍,“工作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覆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校企合作开发了1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有“产、学、研、训、赛、鉴”一体化综合实训基地,充分满足本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

 

   新兴专业:智能技术融入行业发展

  中职专业中,除老牌传统专业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涌现出越来越多与科技、智能等相关的新兴专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机械教研室主任李春光介绍,该校智能制造应用技术专业是顺应国家建设需求、国际发展趋势及新工科建设而设立的。在深入了解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学院强化基础理论课程建设,包括数控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课程建设,包括工业软件应用、智能制造设备操作、智能产线运行与维护、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等。

  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该专业目前拥有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和北一机床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效提高了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岗对接,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口就业乃至优质就业。

  目前,该专业招生情况良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在就业方面,该专业学生因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备受企业青睐。许多学生毕业后都顺利进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领域内优秀企业工作。

  此外,工贸技师学院还开设了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该校智能制造系电气教研室副主任闫毅平说,该专业以学院世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为基础,学制为3+2(中级工+高级工),明年将迎来第一届中级工毕业生。之前在基地参加相关内容集训的学生就业形势良好,主要前往机器人相关公司与物业服务公司工作,主要岗位为现场工程师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除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外,直播电商服务专业也是一门为适应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消费者购物习惯不断变化而专门设立的新兴专业。据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吴新香介绍,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发展迅猛,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商的销售模式,也带动了新一代消费方式的兴起。基于这种市场需求,学校设置了直播电商服务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电商平台运营、直播沟通和内容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学校采取“产教融合”的方式,与多个知名电商平台和直播公司合作,搭建了真实的工作实训基地。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直播电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得到实践机会。在毕业后,学生通常能够顺利进入电子商务企业、新媒体公司、内容创作机构等,担任直播运营专员、场控专员、视频运营专员、主播助理等岗位,甚至可以进一步成长为直播电商的中坚力量。

  

    传统文化专业:在学习中传承京味文化

  京绣又称“宫绣”或“宫廷绣”,是古老的刺绣工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等职业教育中,部分学校开设有京绣、非遗传承、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这样一批京味十足的专业,学生不但可以学习精湛的技艺,还可以触摸历史的文化遗存,传承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文化创意系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陈碧华介绍,学校被北京市文化局批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学校开设的服装设计与制作(京绣)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京绣纹样设计、京绣工艺、绣稿设计、服装高级定制配饰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内建有两间京绣实训教室,校外在北京一商红都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北京爱慕股份有限公司等设有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教师企业实践、学生岗位实习,实现协同创新、资源共享。

  在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传承与设计、非遗产品设计与应用专业,学生也同样可以学到京绣技艺。专业聚焦“燕京八绝”开设了京绣、景泰蓝、玉雕、金工、木工5门核心技艺课程,打造“五工坊、五中心”教学工厂。两专业发挥行业大师引领作用,打造“匠果空间”,实施“新匠人”计划,创新“工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非遗技艺传承,非遗产品设计、制作等领域的相关人才。学生就业前景良好,对接工作岗位面宽,既可以承担工艺美术师、文创设计师等岗位,也有机会进入传承谱系,成为非遗传承人。专业群对口就业率达到100%。

  红墙绿瓦、飞檐翘角,北京气势恢宏、华美壮丽的古代建筑见证着北京的悠久历史。北京市园林学校园林系古建筑修缮教研室主任邵淑河介绍,学校的古建筑修缮专业将传统古建筑“木、瓦、油、彩”等相关技能开设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传统技法开设清式彩画绘制、古建匾额制作、传统“一麻五灰”油饰地仗施工、传统内檐糊饰施工、古建筑木雕、砖雕、古建木构件加工等一系列专业特色实践课程;将现代三维虚拟建模技术引入古建教学,开设古建木构件三维虚拟搭建实践课程,促进了古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大变革。

  园林学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同样聚焦北京文化中心定位。“文保专业以‘传统技艺传承+现代非遗创新’双轨培养路径,在文物专业中融入非遗元素,达到文化共融共通、技艺共促共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服务管理系文物保护技术教研室主任汪莹介绍,教研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文保专业中非遗技艺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教学系统化,培育民族情怀和传承意识。

  

    服务类专业:各行各业尽显其才

  服务业作为保障民生的第三产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中职服务类专业紧跟时代消费潮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满足市场对服务业人才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餐饮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和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西直门校区中餐烹饪(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专业的课程紧密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制定炒锅、砧板、冷菜、中西面点等技能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标建设上,校企共同开发谭家菜制作技艺与非遗文化课程标准。目前,专业设有中餐厅服务、西餐厅服务、中餐热菜、西餐热菜、中餐面点、西餐面点等多处实训场地,设备水平达到北京市一流。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北京饭店、北京民族饭店、北京国际饭店、外交部机关及驻外机构服务中心、钓鱼台国宾馆等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学生岗位实习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北京轻工技师学院烹饪(中式烹调)专业面向餐饮行业,针对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餐饮服务部门、星级酒店等类型单位的中餐厨房厨师类岗位群的岗位需求,开设整型雕刻与盘饰制作、主题宴席设计与制作等工学一体化课程。学校烹饪专业教研室主任马玥介绍,烹饪专业人才在各行各业都能大展身手。近年来,学校烹饪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非常丰富,包括北京饭店、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等政府餐饮保障性酒店饭店,中央机关餐饮处、航天幼儿园等单位食堂;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希尔顿酒店等五星级酒店,以及全聚德等北京老字号饭店。依托校企深度合作,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宠物需求数量的激增,宠物逐渐从过去工具角色转变为现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为了适应北京市宠物行业发展,北京市园林学校原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在2011年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开始培养宠物医疗美容相关岗位人员,专业也更名为宠物养护与经营专业。该校宠物养护与经营教研室主任董璐介绍,“由于动物医疗专业方向的特性,我们注重知识体系搭建,同时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为了契合企业行业发展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劳动能力的培养。”

  

  中职生如何选择升学和就业?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被贴上“标签”之后,中职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落后者”。进入职校,就被世俗认为失去了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其实不然,换个角度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生同样可以有很多选择。

  对于中职生而言,升学和就业到底如何选择呢?

  1.选择升学。许多中职生选择继续提升学历,“逆袭”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励志故事屡见不鲜。我们也鼓励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坚持理想,通过自主招生、单考单招或者参加高考的形式继续深造。中职教育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2.选择就业。国家政策在不断地倡导提升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事实上,“一技在手”的中职生似乎更容易找到相匹配的工作,原因在于中职教育紧贴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紧密,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操能力。例如,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在校企合作上就下足了功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就业指导,使毕业生能够在职场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不论选择如何,中职生都会有光明的未来。找到正确的自我定位,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在升学和就业的选择上你就能游刃有余了。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  李 磊)

  

   相关链接:

  报考:已参加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北京市当年中等职业教育升学资格的考生可报考。

  报考流程:考生按学校规定时间和要求持当年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报名表和体检表参加专业能力测试。在校学生到所在学校领取“报名表”,往届生和外省回京考生到区考试中心中招办领取。

  录取:考生可选择多所学校参加测试,但只能选择1所测试合格学校(专业)报考。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中招志愿填报和其他招生录取。

 

  (此政策依据2024年内容整理,2025年具体招生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

  (北京考试报记者  苗 露  安京京  孙梦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