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中小学教师共话数智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23 期号: 1801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北京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承办的“数智化教师教育国际会议”日前闭幕。会议共举行了三场主论坛、三场平行分论坛、一场博士生专题论坛以及四场圆桌讨论,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和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师生代表等400余人出席。他们聚焦“数智化教师教育”领域热点问题,共话数智教育。

  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指出,要大力推进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孟繁华围绕“数智时代教师素养及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路径”作主旨发言。他指出,教师的素养包含由教育知识和学科知识共同构成的理论素养、由教师自主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的判断素养,以及数智时代教师不可替代的实践素养。他还提出,现阶段需要实现智能时代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理论创新,把握好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同时以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指导,开发智能时代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和基本框架。

  “AI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领域,我还算是比较资深的物理教师,但以前不大了解地球自转加快后对气候、火山、生物的复杂影响等丰富内容,现在它让我学到了以前没有接触到或没有深入了解的许多知识。”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校长刘长铭提起他“像学生一样”通过AI学习的经验十分感慨,他认为,AI的广泛应用对于学校改变长期“我教你听”的教学方式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沈杰在会上介绍了学校“数智教育”的多元实践:创建全面的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文件管理云平台,实现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各类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处理;实现了协同备课,办公资料文件集中共享等。通过上述“数智教育”硬件建设和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学校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师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和知识,加快了年轻教师成长的步伐。学校还搭建了智能教学助手,帮助老师们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分析和教学课堂反馈。

  “在课堂中引入许多AI学习工具,足以让学生们去探究、发现、分享,最后形成自己的解释,并进一步转化为应用,大大增强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沈杰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