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孙梦莹) 东城区第十八届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东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阶段总结会日前举办。活动中展示的课后服务成果令人眼前一亮,东城学子课后服务“自助餐”已愈加丰富。
活动中,北京市文汇中学、东城区景泰小学、东城区回民实验小学等学校呈现了涵盖体育锻炼、科技活动、文化艺术、劳动实践、阅读朗诵、德育心理和综合实践在内的7大类12门课后服务课程,包括民族韵律操、花样竹竿舞、蒙古族舞蹈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四级调研员张燕介绍,东城区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推进以体质健康提升为突破的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以文化东城建设为支撑的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将拓展课程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统筹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体育健康、艺术审美、科技创新等多领域多彩课程,培养学生特长、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多样态、立体化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矩阵。同时,东城区还研发20大类百余个长链条劳动教育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身心健康、幸福成长奠基。例如,青年湖小学打造“丛林课程”体系;地坛小学与北京国际职业学校携手,开设种植类课程,烹饪类课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发挥美术特色教育优势,深入推进美育工作,形成“艺术+”课后服务群。
此外,东城区还发挥区教科院、少年宫、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现代职业学校等专业机构辐射带动作用,联合学校同向发力,主动谋划、了解需求、积极创新,提供菜单式、多样化服务项目,通过送课上门等形式,增强课程吸引力,优化课后服务“定制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