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谈
敏感、易怒、任性?
其实孩子正经历青春期烦恼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吴爱兄 张 晔
初三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份特殊不仅表现在他们将在这一年面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还表现在这个时期是很多孩子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独自面对分离、压力、选择等人生突如其来的难题。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变得更加敏感,如果把他们比作一条小船,此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温柔导航、坚定护航,引导孩子顺利走过这段关键时期。
稳定情绪 做理智的倾听者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一生中心理发育要经历两次反抗期,一次出现在2到3岁,表现为任性、不听话、爱哭爱闹;另一次出现在12到16岁,一般称之为青春期,敏感、易怒、任性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
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步,正视问题。处于青春期中的初三孩子本身就容易烦躁,再面对同学间的激烈竞争及老师、父母对自己升学的期望,无论学生学业水平高低,都会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产生疑问。因此,孩子在行为上就容易出现某些偏差,将父母当成发泄对象。
第二步,科学指导。父母要把握学生心理:评价对错前,先探究原因;纠正错误前,先情感联结;要求服从前,先寻求合作;弥补短板时,先洞察优势。父母需要真正做到共情、接纳、倾听,进而智慧地引导,学会尊重孩子的小秘密,理解孩子的小心思,用好沟通的小技巧。
准确定位 做明智的点拨者
家长需要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能力水平有理性的认识,对成绩有理性的期待,做到以下几点。
家长要准确定位,切忌揠苗助长。由于孩子们学习基础的不同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到了初三考查综合实力的时候,同学间产生比较大的差距总是难免的。家长应该对孩子在班内和校内的学习成绩有准确定位,并对孩子下一步的升学目标有清醒的认识。
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扩大优势或缩小差距。学习中上等的学生,有的往往刻苦不足、难题钻研不精,对学考又报以盲目乐观的态度。这就需要家长配合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状态,为孩子敲敲警钟,给孩子指出问题,以督促为主,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加大对作业和复习的纠错力度,拓宽对高难度题型的研讨思路,以求学得扎实。而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孩子往往学习基础不牢、信心不足。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以鼓励为主,调整学习思路,以求综合成绩有所提高。家长要掌握科学的引导策略,学会科学关注、分析数据背后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学习诊断,学会与老师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不管孩子目前学习情况如何,面临初三学考,人人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只要家长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时时给予孩子鼓励和信任,他们就会尽力而为,在学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调整自己 做睿智的监督者
有人说“改变别人难上难,调整自己很容易”,这话很适合初三生家长。处在升学和青春期夹缝中的孩子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成熟、稳重的一面较多,因为他们渐渐学会了在外人面前克制、忍让;而在最亲近的家长面前,显露的才是“真我”的孩子本相,因为他们需要放松、关爱。对此,家长应该感到庆幸:你的孩子还是很依赖你的,有喜怒哀乐还是愿意与你分享的,有解不开的疑虑还是想通过你的帮助得到解决的。
所以,初三孩子的家长应从调整自己入手,调整情绪、调整定位、调整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帮扶的人生第一个拐弯处,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与孩子一路同行。
教育的过程,最怕只知道想要的答案,而没有过程上的细节落实和耐心陪伴。我们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不落实到细节上,没有用;做一个星期就坚持不下去了,也没有用。做温暖而有力量的父母,细心和耐心不可少。
沟通锦囊
父母与初三孩子的沟通有方法可依,在此分享沟通锦囊。
孩子初三这一年伴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在同一学期的不同时间节点上,会有一些情绪和心理的波动。家长要先了解孩子的这种变化规律,观察自己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见表1)。同时,家长还可结合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见表2)。
开卷有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亲子阅读不仅是传承知识的桥梁,更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本期向家长推荐享有国际声誉的青少年及儿童文学作家、批评家艾登·钱伯斯的两本著作。
做陪伴孩子阅读的家长
《书之蜜语》
【英】艾登·钱伯斯 著
《书之蜜语:关于文学和儿童的偶谈》是一本蜚声世界的儿童阅读教育书籍。它是钱伯斯论文、演讲稿和散文的结集,讲述了成人在“文学”和“年轻读者”之间扮演的黏合角色。其中一些文章是文学批评,另外的文章涉及实际的教学方法。
艾登·钱伯斯对阅读教育及实践推广的成绩令人瞩目,他的“阅读循环圈”(Reading Circle)模型自创立以来,一直被奉为业内经典,此循环圈由“选书”“阅读”及“回应”三个环节组成。针对家长如何成长为“有能力为孩子读书的大人”,钱伯斯在本书中就此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推荐理由:身为儿童文学作家,或者用钱伯斯热衷的划分方式——“青少年文学作家”,钱伯斯深谙儿童和青少年的心性、特点,他曾经拥有一线教师的亲身体验,同时还是一名对“阅读”开窍甚晚的“问题儿童”。这三种身份的叠加,让钱伯斯的阅读教育理念及策略颇具高度。这个高度不仅体现在他的知识、视野和站位上,更体现在他阅读策略的实操性和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叙述里,体现在他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及个人阅读体验的看重上。
《读之蜜语》
【英】艾登·钱伯斯 著
本书为《书之蜜语》的姊妹书,作者艾登·钱伯斯早年曾在中学做过英语文学课、戏剧课教师以及学校的图书馆员。这些职业生涯经历构建了他的阅读教育底层逻辑,为他在国内外大学和学院积极推广儿童书籍及儿童阅读提供了坚实基础。在《读之蜜语》中,钱伯斯集中探讨了关于青春文学、翻译文学和阅读的价值。
推荐理由:叛逆的青春、阅读的秘密、作家的诞生、书籍的未来……阅读和人生息息相关,你可以在《读之蜜语》这本书中了解到作者的思考。这本书适合关心孩子阅读习惯和兴趣的成年人阅读,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与孩子之间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对话,从而增强孩子的阅读热情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