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清水学校
多学科融合打造林间小课堂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胡梦蝶 通讯员 张大为) “同学们,观察植树活动的场景给人怎样的感受、各类植树人群的活动又是怎样的,场面描写要先从‘远镜头’进行‘面’的概述……”近日,门头沟区清水学校开展了一场多学科融合的植树节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
“植树时,首先要选好苗木,苗木树干要通直,冠形要好,不能有病虫害,可以采用‘三埋、二踩、一提树’的口诀进行种植。”清水林业站站长赵殿骐向师生讲解如何挑选苗木、挖坑穴,以及树木管护的方法。在赵站长的带领下,同学们有的挖坑铲土、扶树正苗,有的踩土定植,衔接有序、配合默契,虽然不少学生是第一次植树,动作稍显笨拙,但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活动的热情。
在此次活动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种植、管护树木,还跟着多学科教师一起掌握了更多的学科知识。这节开在山区的林间小课堂,囊括了语文、地理、美术、生物等多学科教学。
“先将水倒入瓶中,再将蜈蚣草、小鱼和石子小心地装进去。”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生物教师曹学慧手中的生态瓶,看着不断产生的小气泡,惊叹植物强大的造氧能力。活动前,曹老师指导学生自主搜集关于树木生长习性的资料,了解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知识。活动中,曹老师指导学生自制微型生态瓶,探究植被的重要作用,直观感受植物的造氧过程。
在林间语文作文小课堂上,教师李敏从“特写镜头”的“点”进行观察指导,并运用“五感法”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美术教师李帆则指导学生描绘植树活动场景,学生认真观察,拿起画笔在画板上勾勒,一幅幅生动的景象跃然纸上。
清水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清水中心小学校长王辉表示,此次活动将生态资源和绿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自觉做“绿水青山门头沟”的建设者和守护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师生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保护绿水青山为己任,通过实践学习,掌握科学方法,用实际行动做“两山”理论的传播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