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岳 阳 通讯员 李春梅) 四合院、吊脚楼、窑洞有何不同?如何读懂议论文?怎么快速抓住论点、论据、论证?日前,多位市级名师在线为平谷学生授课,受到师生广泛关注。该活动是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初中教研室推出的“平谷区中学‘双减’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内容之一,活动邀请了德胜中学、清华附中、陈经纶中学等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多所中学的兼职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课程涉及初二地理、生物,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共计9个学科。按照课程计划,语文、数学、英语授课24次,其余学科13次,所有课程采用线上直播+在线辅导的形式,每次时长为1小时。
该课程采取新授课与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式。在新授课中,课程内容以新课标为方向,将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主动创新的思维方式。“四合院、吊脚楼、窑洞有何不同?”陈经纶中学帝景分校地理教师陈建荣在讲授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时,融入气候影响不同文化产生的生动实例,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关系三个层次的核心素养。专题复习在梳理整体知识结构的同时,侧重提升学生专项与综合能力以及学科素养。来自北师大三附中的语文教师石军红在课上将“读懂议论文”一课拆解成了解论点、论据、论证的作用以及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两部分,让学生在抓住解题切入点的同时提升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拓展思维的目的。
据介绍,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初中教研室在课程方案形成前及实施一周后,面向初二、初三担任学考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和培养对象及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7%以上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比较或十分合理,93.46%的学生对执教该课程的教师比较或十分满意,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的提升帮助较大。100%的家长对本课程实施的必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
研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课程旨在积极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促进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学校内涵发展需求,正确引领各学考学科教学与复习,向高中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通过多年教学经历及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践,本次参与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高度、有深度。这些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为平谷各中学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