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10月28日,丰台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京绣系列作品《江山千里绣》在北京市工艺美术博物馆首次亮相。从山西悬空寺、浙江红船,到贵州“中国天眼”……丰职师生历时8个多月,以针线为笔,描绘了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
《江山千里绣》系列作品是丰职非遗专业“京绣工坊”师生历时8个月运用京绣技艺绣制而成,包含一幅长卷和34个礼盒。师生们在京绣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茹的指导下,设计创作京绣作品《江山千里绣》献礼党的二十大。学校非遗专业负责人介绍,整个作品以青绿色为主色调,长卷长3.4米、宽56厘米,34个礼盒运用圆形构图,选择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代表性建筑或标志和花朵,运用缠枝纹、海水纹、祥云纹、如意纹四种中国传统纹样,每个礼盒包含丝巾、化妆镜、手包、领带四种文创产品。
活动现场,学校将该作品捐赠给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薛凤彩与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杨燕波签署合作协议。馆校双方将互为平台与基地,为培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和科研平台,探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馆校合作模式,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丰台区教委职成科科长崔宏韬表示,多年来,丰职积极对接首都文化事业发展,守非遗、铸匠心、育传承,积极传承非遗技艺,坚持引企驻校、引大师入校,在理论上传授专业知识,在实践上让学生参与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技艺传承的初心使命,创作了寓意深刻、精美绝伦的京绣作品。
作为全国中职院校首家非遗类专业,丰职现有非遗传承与设计(中本贯通)、非遗产品设计与应用(“3+2”中高职衔接)、数字非遗设计与制作专业。非遗专业群面向文化创意产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相关企业,培养学生掌握非遗知识和相关非遗技艺,熟练绘制吉祥图案,熟悉人的使用和消费行为,围绕生活类文化产品需求市场,具备将吉祥图案应用于生活需求品的设计能力。专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对接,将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模式改革,助力文化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