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京源学校初三(5)班学生家长 魏 玮
毫不吝啬地对孩子表达爱
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强烈地萌发,会同时接受到父母和外界的声音,有时外界的声音会扰乱他们的小世界。
所以,我对女儿基本上都是以正向鼓励、肯定为主。这样孩子才会有充足的正能量。
女儿从小到大,我几乎每天都对她说至少三遍“我爱你”。她很确定我对她的爱发自内心,这种爱自然而有力量。所以她幸福感极高,性格阳光。无论任何事情,她做得对、做得好或者取得好成绩得到肯定时,我比她还开心、快乐。
倾听孩子的心声
很多时候家庭出现亲子矛盾,就是因为父母总是在说,却忽略了听,在没有听到孩子的想法之前,主观而草率地下结论,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家每天晚上入睡前,都是“她说我听”时间。女儿会毫不保留地跟我分享一些她喜欢的话题,无论是有趣的还是平淡的,我都会认真听,有趣的话题我俩就一起开心地笑。对于她认知不清晰的问题,我则发表看法,且不急于得到她的认同。
营造关系平等的家庭氛围
我努力营造与女儿关系平等的家庭氛围,不会让她必须服从家长的一切要求。
遇到和女儿的意见不统一时,我就先耐心听她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说:“站在你的立场,你这样考虑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我,我觉得这样做或许会更好……”我先肯定孩子的想法,是为了让她以后有新想法时愿意跟家长交流,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她真正的内心动向。
所以,当我自身出现问题时,会毫不掩饰地跟孩子说“对不起”。记得她上五年级时,有一天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真不懂为什么有的同学遇到问题就不跟家长说。说了,家长还能帮着想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听了这些话,我很确信且欣慰:我是她最信任的人。
做用心的家长
我认为,除了生活和学习上的必要用心之外,在孩子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家长用心的地方。
比如孩子的喜好,有的是家长支持认可的,有的是不支持不认可的。家长一般会以是否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为标准。我的做法是,陪伴孩子去了解她感兴趣的一切东西,给予孩子正确的认知。如手机的使用,孩子会经常使用手机,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有时也要用到手机和电脑。但手机里的游戏却是家长心中的不安,如果不能正确把关,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我从来不对孩子说“你不许玩儿”。因为即便孩子在家长面前不玩,也不能保证在脱离家长的环境时真的不玩。不如大大方方站在相互理解的角度,和孩子协商好,在透明的状态下合理使用手机,算是劳逸结合,也比孩子偷着玩让我们心里踏实。
告诉孩子原则和底线
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信任和理解,才会更加聪明懂事、善良听话。
我会清晰地告诉女儿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底线。她做对事情,我会加倍表扬和肯定,鼓励她一直持续做对的事情;做错了我会严肃批评,并且和她一起分析原因,让她主动认错,不找理由和借口。
我常对女儿说:“每个人都会不小心做错事。你做错事,只要积极改正并反思总结,妈妈一定会原谅你。如果‘说谎’,我坚决不原谅。”所以,女儿做错事情,不会有心理负担怕家长责备和不理解。
归根结底,我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家长,陪伴孩子度过她的青春期!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