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伴随高考自主招生改革的推进,“强基计划”近两年成为各大名校的标配。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了解到,该校推出“强基计划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数学是一切理工科工程应用的基础,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蕴含数学原理。通过这次考试,我意识到,数学千变万化,不仅是看看课本或书籍的基础知识便能学会的,更是要以建模等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是十九中 “强基班”学生邴懿德的一次学习分享。作为北京市优质高中、海淀区首批区级示范性高中、海淀区新品牌学校,十九中近年来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标高校“强基计划”,在课程建设和育人模式创新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据了解,十九中对接“强基计划”开设的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包括数学建模、动态数学、数学竞赛、数学运算基础,其中,数学竞赛聘请校外竞赛辅导教师合作授课;学校针对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专门开设了对应校本课程——汉字起源和发展初探,此项课程涉及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十九中高中校本课程——物理强基校本培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化学与生活两门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根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该校还将在下学期探索开设专门针对北京大学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等强基计划专业的校本课程。
在高中阶段,十九中目前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校内的日常课业与活动中,学校更加注重培养优秀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通过作业和学科活动挖掘其内在潜力,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能力,拓展知识面,提升水平。同时,发现优秀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对其施行作业分层、针对性辅导等措施。
学校坚持对学生采取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形成积极的竞争机制,关注学生在学科能力、学业成绩等方面的发展,在保持学生优势的同时,激发新的进取动力,为他们创造宽松的学习竞赛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