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竺可桢班”授权揭牌活动日前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举行。这标志着北京首个“竺可桢班”正式开班。
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竺可桢是中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的奠基者和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更是“求是精神”的首倡者和笃行者。我国毛细管电泳研究创始人、中科院化学所科学家竺安正式授权该校建立“竺可桢班”,并担任首席顾问。
建立“竺可桢班”的发起人和推动者——通州区科协工作部部长陈玉林介绍,在竺可桢精神感召下,徒步横跨南极的秦大河院士,地理学家陈发虎院士,自然地理学家和景观生态学家傅伯杰院士,我国第一批踏上南极并首次把五星红旗插在南极的中国科学家张青松等32人组成了阵容强大的“竺可桢班”顾问专家组,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校长陆旻表示,伴随着灵活的课程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究实践和国家级优秀科学家的指导,以及多渠道国内外交流等科技理念的注入,“竺可桢班”将面向青少年厚植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以“求是”为主导,追求真理、忠于真理的竺可桢精神,培育科学思想与创新思维,践行竺可桢“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重要思想,为一批在地理、气象和人工智能等专业具有浓厚兴趣,并立志有所成就的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科学教育平台,最终做强“竺可桢班”。
首届“竺可桢班”班主任祝晓颖向竺安先生敬赠了两幅学生书法作品,感谢他把“求是精神”带到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并希望这一理念在这片土壤内化成滴滴甘露不断滋润后人。
通州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青松表示:“通州区科技教育部门将全力支持,做好人才选拔和服务支撑工作,引导青少年在竺可桢精神激励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然有我’的理想信念,共同绘就副中心的科技教育蓝图,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优秀青少年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