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安京京) 11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少年宫、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联合承办的“2024年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举办,来自东城、西城、朝阳等16个区以及中国儿童中心等单位的487支队伍,近2300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竞技交流。
为确保大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大赛组委会邀请了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教授担任大赛评委,对参赛队伍的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和打分。
据北京市少年宫主任牛晓亮介绍,今年的大赛活动,更加聚焦学生实际的参与度和实际获得感,着力打造各学段贯通的机器人竞赛体系。“今年我们也注重发挥高校在科普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学生喜爱的机器人竞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学校、学生的积极响应。”牛晓亮提到,“今年大赛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注重竞赛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以及孩子们理论、实践应用能力的评价,为北京创新人才培养探索良性机制。”
此次大赛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并为学校开展机器人活动搭建成果展示与交流平台,推动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大赛吸引了众多热爱机器人技术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他们通过团队合作,设计、搭建和编程机器人,解决实际问题,展现了出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据悉,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活动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活动规模从120多所学校900多名学生参加,稳步发展到今年487支队伍、近2300名师生参与。比赛坚持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服务学校、服务学生成长的原则,为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教学搭建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