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类材料应试倾向明显

发布时间:2022-03-09 期号: 1615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记者日前获悉,教育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开展全国校外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专项排查,发现培训材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材料内容陈旧,习题偏重重复训练,学科类材料应试倾向明显,存在超标超前问题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确保校外培训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去年11月,“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校外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专项排查工作,覆盖各地线上、线下所有中小学(含高中、幼儿园阶段)学科类和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排查期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组建专项排查工作专班,共对1.6万个次学科类、15.4万个次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共审核学科类培训材料7.45万份、非学科类培训材料30.7万份;审核学科类机构从业人员18.02万人,非学科类机构从业人员58.89万人。

  排查反馈,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总体管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0.69%的材料内容不够规范,0.39%的材料管理不合规,2.91%的人员不符合资质,0.03%的人员有违法犯罪记录。其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问题占比较多。

  排查发现培训材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材料内容陈旧,习题偏重重复训练,学科类材料应试倾向明显,存在超标超前问题;部分自编教材不符合编审要求,编写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机构内部审核把关不严,部分小规模机构培训材料没有存档、备案。从业人员方面的问题主要有:部分教学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学科类教学人员实际教授课程与所持有的教师资格证书不匹配;部分教学人员的学历、工作履历、所获荣誉等信息存在夸大、造假,个别从业人员有违法犯罪记录;部分机构未按比例配足专职培训人员。

  针对问题,各地依据《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边排查、边整改,及时进行处理,责令机构限期改正,立即停用、清理不合格培训材料,待更换合格材料、进行备案后方可继续授课;立即停用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安排转岗、辞退、重新招聘,对违规情形严重的64人纳入地方校外培训从业人员黑名单进行管理。

  

  

  

  

  

  

  教育部开展2022年

  “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教育活动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邱乾谋)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2022年全年在全国校园继续深入开展“师生健康 中国健康”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健康意识、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健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围绕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综合防控近视、推进急救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增加体育锻炼、合理营养膳食、促进心理健康、开展防病教育、营造健康环境等活动内容,把开展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工作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确保活动见实效、出成果。

  各地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服务保障和督促推动,在配备校医、健康教育教师、保健教师、“健康副校长”等人员方面落实政策要求。要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启动本地区2022年度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防治肥胖日”“世界脊柱健康日”“全国爱眼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师生了解和掌握必备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