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回眸   2021年自考:在改革中发展  在完善中创新

发布时间:2022-01-26 期号: 1608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苗 露

 

  2021年对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这一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2021年4月、10月自考顺利完成。面对艰巨复杂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发展任务,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紧跟形势发展,调整考试时间与全国统考时间同步,积极推动京津冀自考协作工作更进一步。

  回望2021年,面对自考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各区、各部门通力合作、周密部署,推动自考发展迈向新征程。

  严格组考  确保考试公平

  “请考生出示身份证和准考证,并打开手机小程序北京健康宝出示本人健康码。”这是2021年10月自考考生进入考点前接受身份和防疫信息核验的一幕。

  2021年4月、10月自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行的国家教育考试。为精准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保证考生和考点安全,各考点工作人员在考前除依次对考生进行身份证、准考证等信息核验外,还加强了对考生健康码的核查工作。考生完成核验工作后还需向考场外的工作人员上交《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健康状况承诺书》,之后方可从考生专用通道经过测温有序进入校门。

   为了保障考生健康和考试的顺利实施,考前,各考点校以疫情防控为重点,认真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充分发挥区招考委统筹协调作用,做好成员单位和考试机构之间的衔接,确立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定期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预案。

  各考点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提前布置好隔离等候区、临时等候区、考点内外所有区域的消杀工作、考点入口处用隔离堆设置好考生专用通道、从考点外至考场都贴有防止考生聚集的“一米线”标识等。在人员设置上,考点也按照防疫要求为每个考点安排专人担任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考点在门口安排了专门测温人员,并在隔离等候区安排了专门的防疫工作人员负责体温异常考生的体温复测及处置工作。此外,在考点大门处、考场外准备了口罩、消毒剂等物品,保证考生和监考人员在考试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为考生创建了卫生、健康、温馨的考试环境。

  严格的考风考纪是自学考试作为国家教育考试的立业之本。为实现平安组考目标,各考区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引导考生遵纪守法、诚信考试,积极营造“诚信守法光荣、违规舞弊可耻”的良好考试舆论氛围,并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考试宣传教育。

  考前,各区工作人员提前认真对考点校进行布置,在考点门口醒目位置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摘录),利用考点电子屏幕设置诚信考试警示标语,还通过广播向考生宣读考试规则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行为划分。重点要求监考人员在开考前再次向考生宣读作弊违法等有关法律条款,把警示教育做到开考前的最后一刻。

  在组考过程中,各考区充分发挥技防设备作用,为每个考点配备多台屏蔽设备。坚决制止各种作弊行为,杜绝大规模舞弊事件,做到预防有力,发现及时,处理得当。

  以人为本  优化服务水平

  做有温度的组考,温馨服务考生是自考招考工作人员一直秉持的理念。2021年,市自考办以考生为本,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考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2021年10月16日上午,在昌平区马池口中学考点,考点外工作人员查验确认,一名考生走错考点。临近考试,考生非常焦急。考点驻守民警了解情况后安抚考生不要着急,并立即开车将该考生送至十五中南口学校。最终这名考生顺利到达考点,正常参加考试。

  除了合理安排考点、将二维码张贴在醒目位置、为考生提供备用口罩、设专人为考生提供服务外,因考试前夕丰台、昌平等个别社区集中封闭管控,考区还为因封闭管控不能出行参加考试的考生做好登记,及时与市自考办进行沟通,最大程度确保了考试安全和考生利益。

  在营造和谐组考环境的同时,各考点为考生提供了存包处、饮水处以及医疗服务等,使考生在安静优美、氛围融洽的环境中从容应考。

  在组考过程中,针对身体残疾、书写困难等特殊考生,区自考办考前做好对接,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及时与市自考办沟通,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同时根据个性需求提前调试系统,选派有经验、耐心细致的教师作为监考员,保障了考试的顺利进行,保证了特殊社会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与此同时,各考区还坚持“一切为考生服务”的宗旨,重视考生咨询工作,认真对待考生的来访来电求助,积极寻求可行解决办法,不断提高接访、咨询服务工作质量。妥善解决已关闭专业的考生出路,协调天津市接受英语等部分关闭专业的考生,尽早实现考生的毕业目标。

  为了给考生开具各类证明材料提供便利,市自考办积极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出“开具网上考籍证明信”等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考生少跑路”, 细致周到服务考生,细微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改革创新  推动自考新发展

  为更好地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部署,2021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决定自2022年起将北京自考笔试课程考试时间安排统一调整至全国统考周,以确保北京自考开设的全部专业考试时间与全国一致,不再另安排其他时间考试。

  “考虑实际问题与难点,兼顾关闭专业的平稳过渡,保障考生合法权益,经反复商讨缜密论证,形成了北京考试时间调整方案。经上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批同意,自2022年起将北京自考考试时间安排统一调整至全国统考周,取消第二周考试。”市自考办负责人表示,此举将更有利于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部署,减轻北京市各考区组考工作和考试防疫压力,提高考试资源利用率。

  为进一步落实《京津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协作发展框架协议》有关事项,2021年7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北京教育考试院以视频方式承办了第三期京津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协作研讨会。与会代表就自学考试专业建设、考务考籍管理、自考助学、考试命题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一致认为京津冀自考协作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考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会议就三地共开专业统称、选定首批“京津冀一体化”试点专业及开考时间、建立三地课程考试成绩互认机制等事项达成共识,讨论并确定了考籍管理等方面意见,还结合全国课程命题思路对三地合作命题工作开展进一步讨论。此次研讨会,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京津冀招考工作一体化,推动自学考试协同发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市各级自学考试工作者在确保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以考生为本,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化水平,在确保自学考试平安平稳进行的同时,助力推进终身学习教育发展,确保全市自考工作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并交上满意答卷。

  数说自考:

  2021年北京自考共开考48个专业,其中专科19个,本科29个,开设课程470门。

  全年共组织4月、10月笔试课程考试2次,报考101378人次,较上年增加7.9%,报考291006科次,注册新生18761人,完成网上评卷192964份,发布成绩326361科次,较上年增加10.6%;毕业生5395人,获得学士学位2417人,为考生办理考籍手续8238人次。

  市自考办通过网站发布信息51条,微信公众号推送通知、提醒、考生风采等图文消息63篇,回复微信留言2万余条。接听咨询电话40564通,人工接听总时长1155.8小时。处理12345信访件52件,回复信访件87件,接待来访考生7批21人次。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