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基本要求》,对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四类招生提出明确要求。2026年,这四类特殊类型招生政策均有所调整。
艺术类专业招生:稳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
高校艺术类专业实行以统一高考为基础、省级统考为主体,依据高考文化课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高校不使用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专业,在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均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由高校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和省级统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其中高考文化课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不同艺术专业人才选拔培养需求,因地制宜、分类划定、稳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艺术类本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在仅保留一个普通本科批次的省份,原则上不低于合并后本科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舞蹈类和戏曲类专业、表(导)演类的表演专业、音乐类的音乐表演专业可适当降低要求。艺术类高职(专科)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普通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加强核验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
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文化考试成绩使用高考文化课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实施全国统考,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组织的相关体育专项考试成绩。
在招生上,对于不具备相关师资、设备、场地等组队条件、退队率超过20%的高校以及非奥运会或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项目、未设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生源严重不足且连续两年录取数为零的相关项目,高校不再安排运动队招生。本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已涉及的运动项目,原则上不安排运动队招生。
2026年,符合生源省份高考报名条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者可报考相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2027年起,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方可报考。高校要加强考生报考资格审核,重点加强对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的核验。运动队的招生对象不限年龄。报考运动队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体育总局指定的方式,申请有关高校运动队招生项目并参加对应项目专业测试。
所有项目专业测试全部实施全国统考,与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的体育专项考试统一组织,统一采用体育总局相关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在录取考生中,高考文化课成绩不低于高校相关专业在生源省份录取分数线下20分的考生,可录取至对应的普通专业;其余考生限定录取至体育学类专业。
保送生:规范奥赛保送专业范围
根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规定,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
《要求》明确,有关高校招收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保送生原则上应录取至与学生获奖的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基础学科专业。高校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要继续加大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所需语种专业及国家急需紧缺语种专业倾斜力度。
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应向有关高校或部门提出保送申请,提交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和综合素质档案。按相关文件要求,经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部门及考生所在中学审核确认并通过多级公示后,考生可参加有关高校组织的保送生综合考核。高校将根据综合考核成绩和选拔要求,确定拟录取保送生名单并进行公示。
综合评价招生: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
《通知》中要求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综合评价招生规模;现阶段原则上不扩大试点高校范围和招生规模,对于选拔培养质量不高的试点高校,要及时调整退出。
在招生录取方面,试点高校可在高考前组织考生报名,并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获取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原则上不得要求考生提供额外的报名材料。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有关高校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提高高考文化课成绩占比,优化对高考各科成绩的使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完善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的志愿填报及投档录取办法,可安排在普通批次之前进行录取。
(北京考试报记者 胡梦蝶)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