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教育部正式同意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北京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一消息一经发出,便引发了考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那么,职业本科到底是什么,它和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有何不同?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 职业本科:打破学历与技能的“次元壁”
去年9月,来自浙江金华的陈雪彤以601分的高考成绩进入了民政职业大学的殡葬专业就读,这所由民政部直属的高校于2024年刚升格为职业本科。“好就业”是陈雪彤选择现代殡葬管理专业的主要原因。她认为,殡葬是最贴近民众的工作之一,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陈雪彤的选择不是个例,近年来,全国共有60所院校升级成为职业本科大学,掀起一波“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以2024年招生数据为例,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录取的广东省物理类学生最高分为600分,超过了本科控制线158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本科专业投档最低分为532分,录取的最高分达到608分;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的普通物理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78分,普通历史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70分,美术与设计类最低投档分超本科线89分。
为何不上普通本科大学,而选择职业本科?“高就业率让人心动”“报考专业与市场直接对接”“毕业去向符合职业规划”是大多数考生的回应。“近年来,随着对技能认可度的提升,社会观念发生转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宗诚指出,大家觉得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技能,对未来找工作、对社会都有利,这也是职业本科高校迎来高分考生的首要原因。
职业本科“报考热、招生热、高分热”的现象背后,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有力推动。近年来,国家稳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推进高校分类特色发展,今年年初发布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按照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等基本办学定位,区分综合性、特色化基本方向,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职业本科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实践的过程。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遴选了部分试点本科高校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开辟了实现本科职业教育的新路径。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指出坚持职业本科与普通本科两种类型、不同特色、同等质量,将职业本科纳入现有学士学位工作体系,明确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与施行,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与社会认可度的提升,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学历“天花板”,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出路。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截至目前,我国职业本科院校已达60所。
具体来说,职业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学制四年,学位为学士学位,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其在开设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特点等方面都不同于普通本科。职业本科大学的建校基础一般为“职业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升格、独立学院转设、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合并转设”。
▶ 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是核心 职业导向很鲜明
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西门子智能制造仿真实训中心,一场聚焦“智能工厂产线优化”的实践课程正在火热进行。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实训服,在1:1还原的虚拟车间中忙碌穿梭,他们的任务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某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的效率。学生们分组协作,在企业专家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究。
这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实训课的日常。比起单纯的操作技能技巧训练,职业本科专业的教学更注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据了解,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在本科培养实践中,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理实一体化教室,学生在课堂上边学边练,实现“手脑联动”;依托校内生产性或仿真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进入企业后能迅速上手。因此,学校的本科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没等毕业就会被企事业单位提前“抢订”。“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是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一致评价。
“把学校办在企业,把课堂引入车间”是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每个专业的学生每学期都会经历一个2至3周的“停课实训周”,在此期间,学生们不用定点上课,而是有一整段的时间去充分研究并解决企业一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的“三个零距离”对接。学校教务处处长左浩介绍,类似“停课实训周”这样的实践性教学,占到职业本科总学时数的50%以上。“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让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对应是职业本科相较于普通本科的特色优势。”左浩说。
由此可见,在课程教学上,职业本科高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着力构建起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协同的育人体系。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职业本科的职业导向鲜明,课程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教学内容紧贴职业标准、教学过程紧扣生产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养。而相较于高职专科,职业本科在强化实践的同时更加重视理论基础,注重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化培养,使学生成长为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据统计,目前职业本科高校50%以上的课程都属于实践类课程。
在专业设置上,职业本科高校所设专业大多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同时紧贴行业、企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例如,民政职业大学2024年首批设置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现代殡葬管理、婚姻服务与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首批开设了现代精细化工技术、合成生物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
而最近新增的职业本科专业更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前沿。2024年12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将在全国范围内新增40个专业,其中17个为职业本科专业,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以及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重点领域。
据了解,今年新获批的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首批设置了合成生物技术、汽车工程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2025年预计招生约600人。“这6个专业紧密契合北京‘2441’高精尖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覆盖了医药健康、集成电路、高端汽车制造、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领域。”学校招生就业处处长张颢介绍,每个专业都与特定的领域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例如,学校牵头建设了“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联合体”,实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多方联动,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领域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可见,职业本科教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点培育“能够操作复杂设备、解决复杂工艺难题”的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旨在为我国的强国建设输送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
▶ 就业优势:释放技能赛道红利 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近日,2025年大型场地高招咨询会在北京印刷学院举办。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作为北京首个市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吸引了众多考生与家长前来咨询。“作为家长,我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在大学里学习并掌握专业技能,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能有一些竞争力。”高三考生家长杨女士对这所职业本科大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她详细咨询了相关报考条件。对此,该校招就处科长梁宇建议,动手能力强、对特定专业技能有兴趣、想快速高质量就业、有明确职业规划的考生可以重点考虑报考职业本科。“目前,已有多家产业头部企业与6个本科专业的培养单位接洽,学校将以订单或定向培养方式为企业储备人才。”梁宇表示。
职业本科的学生因其专业技能水平较高,同时还具有相应的认证证书,在工作中的适应性更强,这些都是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加分项。毕业生可以凭借所学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迅速融入社会岗位,成为支撑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
2023年毕业季,在很多高校学生还忙于找工作时,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乔延哲就已拿到了10余个公司的offer。乔延哲告诉记者,经过校企联合培养,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岗位需求上。面试时的考题都是他大学课程中学到的。几番挑选后,他最终选择去上海的某个新能源汽车企业当一名生产管理工程师,入职的起薪达到1.2万元。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职业本科高校正以“技能+学历”的双重优势,在就业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 87.07%,高出全国本科学校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部分院校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本科生毕业落实率超96%;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在安踏、万华等头部企业就业,或去往央企、国企工作,其毕业落实率达到92%左右;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服务于“一老一小”,毕业落实率也达到90%以上。
经统计,在职业期待吻合度、专业对口度、履约率、月收入等方面,职业本科毕业生均高于专科毕业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马明星 实习记者 张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