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即将开始的这个寒假对高三考生很特别:难得的长假期,本应该好好放松,欢度佳节;但面临高考,又必须分秒必争,积极备考。其实,这两种状态并不矛盾。大家可通过合理规划,在保证学习效率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有利于身心放松的活动,这不仅能让假期变得丰富多彩,还能为高考积蓄能量和信心。
假期时光巧安排 备考放松可双赢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曾于秦
寒假将至,已经在备考赛道上奋力征战4个多月的考生迎来了考前最长休整期。此时考生若能合理规划一番,拥有一个备考、放松两不误的“双赢”假期并非难事。
灵活利用时间“个性化”地学
脱离了学校统一的学习安排,假期中考生有了更多的空间来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规划学习,安排得当的话,学习这件事会变得更“宜人”。
明确备考目标 制订科学计划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情况,对寒假期间的学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规划既要有对时间的安排,例如制订每日、每周或者整个假期的计划,也包括对内容的选择,例如各科目的复习重点、学习难点、模拟练习等。
制订计划时,要遵循“关注重点、突出难点、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确保计划既满足自己的学习现状和需求,又有挑战性,但同时可操作可实现,并且在计划中预留一些“弹性时间”,可用于承载学习中的突发任务、应对假期中的临时事务等。同时,考生可以将大目标拆解为小任务,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这样既能保持学习的连续性,也能避免因目标过于宏大而产生畏难情绪。
尝试新的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在巩固已有学习方法和成果的同时,考生还可以尝试新的学习策略,以便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没有课时限制的情况下,你可尝试“番茄工作法”,通过“25分钟专注学习和5分钟短暂休息”的循环,提高学习效率。考生要注意的是,高效学习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质量的保证。因此,避免无故熬夜,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对考生维持高效的学习状态至关重要。
巧妙安排时光“定制化”地休
寒假中的你不应仅沉浸在习题的海洋中,要让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和调整。此时,选对放松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方法不得当,例如无节制地玩游戏或者追剧,不仅无法放松身心,反而会加重身体的疲惫感,并可能因过后发觉浪费时间而陷入自责的“内耗循环”,甚至还会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学习和休闲并不是对立的,一个人想要增长见识、积累阅历,既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大家完全可以利用寒假“走出书本”,在各种文化创意活动中休闲放松的同时,体验性地感受和实践课内所学。
短途旅行 拓宽视野
规划一场短期、短途的行程,是放松身心的不错选择。考生可以就近选择一些文化气息浓厚的景点,如北京的中轴线,不仅可以感受到古都的历史韵味,还能通过探访故宫、天坛等名胜,增长历史文化知识,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大家还可以安排一个短期的出京行程,例如天津、大同等高铁可便捷抵达的目的地,既不用耗费过多时间赶路,又能够领略京外的人文风景。此外,春节期间逛逛京内外的各色庙会,感受传统习俗,也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放松身心之余,还能增进自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文艺活动 陶冶情操
假期中观看演出、展览和电影,不仅能够让大脑从书本知识中暂时抽离,享受艺术的熏陶,还能拓宽视野,激发灵感。在众多春节档电影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影片,走进影院放松身心之余,或许还能让你收获新的人生感悟。你还可以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让文物和艺术品的色彩与线条触动心灵,为日后的写作提供灵感。
家庭时光 增进情感
寒假是与亲朋共度时光的好机会。考生可以积极参加家庭聚会,或者组织家庭活动,如家庭影院、读书会、围炉谈心等,以此增进家人间的感情。温馨的家庭氛围,对于缓解学习压力、提升幸福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锻炼 增强体质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体质颇有益处。寒假期间,考生不妨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跑步、篮球、滑雪等,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运动不仅有助于大家释放压力,还能促进大脑释放多巴胺等快乐激素,有助于考生保持好状态。
培养兴趣 丰富自我
寒假也是培养个人兴趣、丰富自我内涵的好时机。考生可以尝试学习一项不需要占用太多时间但又感兴趣的新技能,如烹饪、摄影等,或者阅读一些非学科类的书籍,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你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增添更多趣味。
总之,在备考与放松之间找到平衡,不仅需要科学的规划和高效的学习方法,更需要一颗懂得享受生活、勇于探索未知的心。愿身为考生的你能在这个寒假中收获知识,拥抱成长,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高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