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关于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37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59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开展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工作。其中,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4所北京生源“招生大户”赫然在列,引发社会关注。学生是否可以获得更多升学机会?学校办学水平是否会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家长和考生关心的问题,记者展开调查。
学科建设升级 做足京味儿文章
此次,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文物两个学科,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科均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文物3个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记者梳理发现,聚焦国家发展战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是这些学科建设的共同点。
北联大考古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博系主任黄可佳表示,此次获批硕博授权点的市属高校均为拥有几十年历史及各自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的传统老校,这些优势学科在近年来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我相信各高校都将以此为契机,突出‘中国气派、首都风范、北京特色’,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黄可佳说。
北联大此次新增考古学和文物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了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性突破,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两个专业均聚焦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首都高质量发展,培养对考古学、文物领域关键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和综合应用的高端人才。
北联大考古专业的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北京大学分校历史专业,是较早开展文博教学科研、最早获批考古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之一。学校精准服务早期北京探源、燕文化、金中都和元大考古等重大需求,是填补北京历史文化缺环和实证中华文明的重要支撑。
在文物专业方面,作为北京市属唯一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关键领域学科专业齐全的高校,北联大具有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文旅融合等文化遗产全业链培养条件,构建了“1+N”特色交叉的学科和课程体系,是北京乃至全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
北方工大本次获批2个博士一级学科,分别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它们都是学校传统优势学科,也显现了学校高水平工科大学的特点。
机械工程学科面向国家和北京市“智能制造”重大需求,以航天和新能源汽车为主要场景,在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航天用超常性能构件极端制造、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与智能装备、关键金属高洁净制备与加工过程控制4个方向上形成特色优势,尤其是变截面辊弯成形方向在北京市有着不可替代性。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面向“智慧城市”建设重大需求,在超大城市网联交通系统协同优化、综合能源系统高效调控、关键基础设施状态精准感知领域形成特色优势,特别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在北京市具有不可替代性,为北京城市优化运行和韧性管控提供重要科技和人才支撑。
北京印刷学院出版学科获批博士授权点。作为学校的龙头学科,出版学科以推动我国出版业发展、服务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目标,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质量出版人才。
北京城市学院在紧密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产业布局优化调整过程中,强化办学特色,谋划具有北京鲜明区域特点的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布局。学校研究生部主任张会莹介绍,此次新增的社会工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转为正式授权点)、电子信息、文物3个硕士专业授权点,全部对应《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是北京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校聚焦在社区治理与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信访社会工作等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硕士专业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学校聚焦人工智能与应用软件开发、数据资产化技术与管理等方向的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一线场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文物硕士专业是建设首都“博物馆之城”,繁荣首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学校以“艺术+科技”为核心,聚焦利用数字化进行可移动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传播利用等方向的学科交叉融合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优化 吸纳更多优质生源
北方工大招办主任王宏波表示,此次获批博士授权点,意味着学科迎来新发展,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相关本科专业势必会增加招生计划,培养方式也扩大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选择。教育层次的提升,必将带来学科建设水平的升级。
北方工大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2个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都是学校招生计划较多的专业,往年在京录取排名约在18000名左右。这2个学科点可覆盖校内大部分电类本科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这些本科专业也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2024届普通本科生的深造率超过40%。
此次,两个获批博士授权点的学科每年计划拟招收博士生120人,学制四年,最长修业年限六年。经过多年师资队伍的持续建设,学校现拥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31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机械工程学科面向航天、汽车等国家、首都和行业重大需求,聚焦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变截面辊弯成形制造与智能装备等领域。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聚焦超大城市网联交通、分布式能源等领域,深化“高精尖产业—高精尖学科—高精尖人才”三位一体研究生培养。
目前,北联大考古学和文物已启动首批博士生招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八年。达到毕业要求可提前1年毕业。采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学术交流、田野实习与实验、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等。
在本科层次,这两个专业均为在京招生的“大户”,北京生源占比50%至80%。黄可佳表示,博士授权点的获批,有望促进未来这2个专业报考人数的增加和生源质量的提升,全面夯实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本科、硕士培养上,北联大发挥北京地缘优势、古都资源优势和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校内生化、软工、地理、艺术多学科聚拢,校外文博单位和科研院所协同,在考古学、文物专业多年建设基础上,加强考古科技高水平自主创新,形成了以中国考古学为“体”、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为“用”、遗产活化利用为延伸、北京考古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半数以上奔赴京津冀蒙等考古一线,成长为全科实力强、专业水平高的骨干中坚,涌现出“北京榜样”、路县故城考古领队孙勐,“国家宝藏”守护人、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等优秀校友。
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文物、电子信息3个硕士授权点的获批将带动相应本科专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专业影响力,促进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产出。张会莹表示,这些都会反哺到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以研带本,有助于引领本科更加向上的学术氛围,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从招生的角度,3个硕士授权点的获批将会直接促进本科招生规模的扩大及生源质量的提升。
针对这3个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与培养,城市学院将结合师资情况、专业基础和优势等,文物硕士和电子信息硕士招生类别以全日制非定向为主;社会工作专业招生类别以全日制非定向和非全日制定向为主。培养上突出专业实践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品牌,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高水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教育水平跃迁 亮出首都教育新品牌
有关专家表示,此次几所高校获批硕博学位授权点,既有助于带动教育水平的提升,形成北京品牌,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升学渠道,丰富就业选择。
目前,北联大考古和文物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90%硕士、70%以上本科毕业生在文博行业工作,就业单位包括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旅局、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等。还有毕业生进入文化企业或独立创业,提供考古技术、展览策划、文保修复、文旅研学等技术服务,极大丰富了文博新业态。近几年,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及法国古人类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机构攻读博士。今后,会有更多学生获得深造机会。
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办学20多年来,依托与北京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联合搭建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为首都乃至全国培养社会建设领域的专业社工人才近两千人,培养产生了一大批街道社区书记主任、5A级社会组织创始人等行业骨干。本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学校、医院、法律服务机构等,毕业生深造率逐年上升。
电子信息硕士对应的本科专业主要有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几个专业都属于学校创办之初就开办的老牌专业,也是城市学院首批本科专业。专业最大的培养特色在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如2016年与华为共建 ICT 学院,2017年与阿里云共建产业型大数据学院,重点培养服务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急需人才,每年为北京输送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500余人,他们绝大部分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领域,就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文物硕士对应的本科专业主要有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与修复等。专业建立了文物数字研究中心,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校内建有陶瓷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等多个工作室,每年为北京及全国输送文博行业人才百余人。毕业生分布在各大博物院、博物馆、文物相关研究机构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数字化、文物虚拟修复、文化遗产管理等相关工作,近几年毕业深造率持续提高。
学科建设的优化升级,必将促进学校各方面办学资源的拓展。以城市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该专业2011年获批服务国家特需人才培养项目,2012年开始招收第一批专业硕士,学校与北京市社工委建立了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街道社区书记主任、专业社工机构理事长、高级社工师等行业领军人物百余人。例如,班春燕成立了北京市非常知名的春燕社工事务所,已成为首都社会建设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十几位校友创办了自己的专业机构且发展良好,多个机构获批5A级社会组织。这些校友非常感恩学校在研究生阶段对他们的培养,以自己的专业影响力反哺母校,目前已经有多位受聘为社工专业的行业导师,定期来到学校上课、讲座、指导实习,甚至直接面向母校学生吸纳就业,使本科生直接受益。
高端人才辈出 持续打造首都新质生产力
通过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打造本硕、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市属高校在未来将持续为首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早在2012年,北方工大即获批“特大城市道路交通智能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博士特需项目,已培养博士研究生百余人。王宏波表示,此次博士一级学位授权点的获批将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未来10年,学校将按照“控总量、优结构、重内涵、强特色”的要求,遵循“优势做大做强、交叉特色鲜明、新兴异峰突起”的发展思路,以博士学科为龙头,构建“324”学科体系,即强化博士学科的“智能+”特色,构造智能控制、智能建造、智能制造3大优势学科群;推动控制与电气、土木与安全学科深度融合,形成储能技术、新兴风险防控2个特色鲜明的交叉学科;加速“智能+”带动信息类学科和材料学科,实现无人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4个新兴学科异峰突起,为首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
北联大考古和文物博士学位授权点,更加精准聚焦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需求,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和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未来,学校将打造京津冀考古文物科学研究与传承交流高地,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专门人才培养模式,支撑中华文明探源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城市学院目前共有社会工作、中药、公共管理、戏剧与影视、设计、文物、电子信息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内设13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方向都是学校经过多年建设的优势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既是基于本科办学积累,也是本科专业的进化升级。此次社会工作、文物、电子信息3个专业筹备申硕的过程也是加强学科建设过程,期间学校引进了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产生了一大批有专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定位,发挥城市学院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文化、城市服务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优势,形成特色和优势。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北京地区的高校中综合性大学比较多,北京市属高校相对来说比较弱势,整体社会结构需要有多个层级的高校百花齐放。此次几所市属高校获批硕博学位授权点,为北京市属高校的分类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未来,这些高校应更聚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服务教育强国的行动中突出满足“北京需求”,培养首都发展所需要的具备创新能力、有实践能力的人。高校在服务教育强国方面,既要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又要培养服务新技术尤其是前沿尖端的技术发展的人,还要为当地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服务。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邱乾谋 胡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