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我可以的
作者:王 芳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从事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10余年。参与多项儿童精神疾病相关研究。
本学期的收官检测——期末考试已临近,面对这次“大考”,高三生该如何在心理层面做好备考调适呢?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应考,以良好的状态在备考前半程收尾。
考前焦虑不可怕 正确驱离有方法
考前焦虑是许多考生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少考生平时测验时状态还不错,一旦面临期末考试这样的大型考试就会莫名地紧张,表现为过分担忧考试结果,担心考不好会受到老师、家长的责备或同学的嘲笑;或者明明已经学得很好了,但是缺乏信心,害怕考试中遇到不会的题目。其实焦虑是考生在备考期间很正常的一种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水平和表现呈倒U型曲线的关系,适当的焦虑能激发学习动力,考试表现反而会更好。但如果超出一定的阈值,表现出过度焦虑则会使学习效率下降,影响身心健康。
所谓的过度焦虑出现在考生身上会有哪些表现呢?
心理方面
出现坐立不安、感到激动或紧张、容易烦躁、易怒,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易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头脑一片空白,容易胡思乱想,过度担忧考试结果,担心考试失败,脑子里不断去想考不好带来的各种负面后果。
生理方面
出现心慌、手抖、出汗、呼吸急促、憋气、恶心、肠胃不适如胃痛、腹泻、食欲不振、头昏、脚步不稳、头重脚轻、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状态,或休息不充分等。
当你感到过度焦虑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深呼吸放松法
你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的肚子像气球一样,用鼻子慢慢地吸气 3 至 5 秒,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肚子像气球一样膨胀,然后用嘴慢慢地呼气3至5 秒,感受腹部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 5 至 10 分钟。
2.肌肉放松训练
按顺序从头到脚,逐一对身体各肌肉群进行紧绷与放松操作。比如,先紧绷额头肌肉,保持 5 秒钟,然后放松;接着依次对眼部、脸颊、颈部、肩膀、手臂、胸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双脚肌肉,进行同样的操作,每个肌肉群都按照紧绷——放松的顺序重复 2 至 3 次,帮助身体放松下来。
3.正念放松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挺直脊背但不要过于僵硬,双脚平放在地面,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轻轻地闭上眼睛,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不需要刻意去改变呼吸的节奏,只是体验空气进出鼻腔时的感觉。一开始,你可能会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各种想法不停地冒出来,比如想到好多作业没做,或者担心考试考不好。当这些杂念出现时,你无须批判或者刻意赶走它们,只要温柔地把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好,就这样静静地感受呼吸,持续 10 至15 分钟。
4.积极自我暗示
你可以写下一些能够鼓励自己的话,如“我可以的”“我已经准备好了”“我有能力应对考试”等,自己有空时可在心中默念或者轻声说出,重复多次,自我激励。
5.转移注意力
当感到焦虑情绪过于强烈时,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如听音乐或者运动,让自己暂时从紧张的备考氛围中解脱出来。
考试结果有好坏 如何调适是关键
考试结束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正确面对。
如果成绩理想,希望你不要骄傲自满,总结成功经验,为下次考试积累方法。如果成绩不理想,感到难过、不开心是正常的,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和失落一段时间,也可以找信任的师长、朋友倾诉负面情绪,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能帮助你更快地走出情绪低谷。切忌一直沉浸在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悲伤中,在表达了自己的负性情绪之后,要有所行动,可以从考试内容、学习方法、考试心态等多个角度分析失利原因,究竟是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还是备考时没有合理规划时间,抑或是心理压力过大影响发挥等。
针对具体原因,制订改进计划,如重新复习薄弱知识点、进行模拟考试训练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学习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等。若能将一次考试的失利转化为提升自己的机会,你的收获将远不止分数提升那么简单。
情绪具有传染性 家长把控讲分寸
孩子的情绪稳定也离不开给力的父母,陪考阶段,家长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因为担心孩子的考试情况而表现得很焦虑。情绪是会传染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情绪的影响,家长的焦虑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孩子备考期间,家长要尽量保持家庭氛围的轻松和谐,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如果孩子已经很紧张了,就不要过度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以免增加孩子的压力。家长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或者带孩子一起运动,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身心。
当考试成绩出来后,如果孩子有进步,家长要分享孩子的喜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用奖励孩子一个小礼物,或者带孩子去喜欢的地方游玩等方式来激励孩子。若考试结果不理想,家长的应对方式是否合理,会对孩子的心态和后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该如何陪伴呢?
1.不要责备
诸如“你怎么这么笨”“你为什么不努力一点” 之类指责的话一旦从家长口中说出,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低落,并可能会破坏亲子关系,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遇此情况,家长要安慰孩子,告诉他只要努力学习了,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一次考试成绩的好与坏都不能决定未来。
2.接纳情绪
家长要允许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悲伤、沮丧还是愤怒。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真倾听,不要打断孩子,并告知他有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例如,孩子可能会因为考试失利而哭泣,家长可以抱着孩子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没关系,你可以哭出来。”
3.挫折教育
家长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让孩子明白挫折是成长经历中的一部分。告诉孩子通过这次考试失利,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只要不放弃努力就会取得进步。
4.展开行动
等孩子情绪稍微稳定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帮助孩子制订改进计划,让孩子知道如何在下次考试中避免同样的失误,鼓励孩子按照计划行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监督和帮助,比如,为孩子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