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许 卉) 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可以更从容地走向户外;告别盒餐,在“桶餐到班”的分餐模式中享用更热乎的午餐;上学路上更方便,8个区有了通学车……9月1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生开启了不一样的新学期。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北京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聚焦“改善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六项新举措切实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赋能新学期,助力新成长,包括课间时长优化、守护校园餐、通学公交车线路继续“上新”、深入开展 “健康一起来”阳光体育、医教协同上好健康课、科学组织在园一日生活等内容。
新学期,市教委聚焦提升校园餐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校园餐服务保障、提升校园餐营养质量三个方面,推动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指导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改善提升食堂硬件条件、配备营养指导人员等工作,让学生在校吃得卫生、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9月2日起,北京市在城六区和通州、大兴共8个区,新增通学公交线路40条,新增服务学生3800余人。另有部分正在踏勘线路计划在10月份陆续开通。此外,北京市探索常规公交服务通学新模式,将在昌平“回天”地区启动公交微循环试点工作,通过对公交站点的优化,为7所学校约810名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通学出行。北京市各区也将结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探索形成适合本区域的公交微循环方案,切实解决学生上下学出行问题。
新学期,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可以获得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今年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全市通过开展优秀校园心理剧展演、举办“悦心”大讲堂、搭建市级心理健康宣教专栏、启动全市中小学体育锻炼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教活动,进一步赋能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心理素养和水平。开学之后,“悦心大讲堂”将继续开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将聚焦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心理危机应急处理等主题,为师生家长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引导、支持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