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给学校留“作业” 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3-02-15 期号: 1683期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胡梦蝶)学校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这是记者从教育部等十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中了解到的。

  《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学校要全面掌握并向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同时也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

  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强化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注重家庭建设,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环境。在社会有效支持层面,相关部门要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积极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落实方面,北京部分学校已设置定期活动。石景山区古城中学教师姜斌说,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般通过家长会、家校委员会等形式开展,主要活动包括亲子关系方面的家长讲座,大型活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以及指导家长开展共同读书、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让家校协作更密切、家庭氛围更友好,同时也让学生变得更为积极、阳光、优秀、负责。怀柔区北房中学副校长刘会宾表示,学校设置的家校委员会以学生和家长的当下需求为基础,经过前期调研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为学生和家长做专业讲座,让学生和家长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有效沟通。此外,适时且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也会在不同年级和班级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让学生找回自信,与父母诉说真实的自己,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刘会宾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