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校干部教师组团帮扶西北11县

发布时间:2023-01-12 期号: 1679期

  12月16日一大早,内蒙古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副校长胡小蒙就起床备课了,因为当天上午会有6节青年教师线上汇报课。这是他在新学校参加的第104次听评课。

  胡小蒙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副校长,是北京市选派的“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团队成员之一。今年7月,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84名干部教师,陆续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的11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当地教育“播种”“点灯”。

  分赴西北  走在乡村振兴前沿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好每一个孩子,是我的重要职责。”胡小蒙是7月27日来到音德尔第三中学的。同他一样,北京市此次选派的20名校长大部分来自北京四中、陈经纶中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等知名学校,他们中19人具有高级或正高级职称,且全都是现任主管教学副校长或有过分管教育教学领导经历。为落实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北京市委组织部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组织,向每所被帮扶学校选派1名校长、5名左右中层管理人员及专任教师。

  一到岗,校长们迅速承担起抓好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的重任,中层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将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研培训等方面的好经验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推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在此次帮扶团队中,有8位校长被派往内蒙古自治区8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职业中学。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副校长黎军目前任帮扶学校赤峰市巴林左旗华夏职业学校校长,他到岗后主要从完善学校治理结构、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三方面发力。在加强学校内部治理方面,黎军设置了专业主任、教研组长等岗位,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在推动学校开足开启国家课程的同时,他增加了专业课程和社团课程。学校还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实行分层教学,让每名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

  授之以渔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上月底,音德尔三中高一、高二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北京十二中8个学科的线上联合教研活动。这是9月以来,两所学校开展的第三次大型交流活动。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提升每一堂课的质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每一位北京援派老师心中时刻谨记的目标。”包括胡小蒙在内,来校帮扶教师每人带了1至3名徒弟。胡小蒙成立了“青年教师论学班”,促使青年教师形成学习与实践共同体。此外,他还推动青年教师讲示范课、跨学科听课、微课题研究。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北京市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有利于消解县域之间的教育不平衡,促进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合理调整新教材授课顺序,分享教学设计及优质资源;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组织考试等工作出谋划策……在通辽市库伦旗第二中学教师眼中,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正高级教师李密龙是一位全才:“李老师的大脑就像一座宝藏,凡是我们需要的他都有。”同样,学校教师刘岩也带领库伦二中地理组两次参与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熟悉新课标、用好新教材、适应新高考。她还利用周末实地考察库伦的地形、地貌、河流等情况,完成了《阿其玛山考察日志》《塔敏查干沙漠考察日志》等,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

  组团帮扶  让当地教育有“后台”

  巴彦呼舒第三中学是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唯一一所汉语授课高中学校。面对学校生源、师资和经费等问题,前来担任校长的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李铁军一边帮助学校苦练教育教学内功,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和“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综合改革方案,一边联系争取旗委旗政府、北京一零一中及爱心企业的支持,同时推动兴安盟优化高中招生政策,呼吁开辟旗内招才引智“绿色通道”。目前,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已经与该校签署结对协作协议,将从教育、教学、教科研等11个方面展开深度帮扶。

  与巴彦呼舒三中一样,位于内蒙古中部乌兰察布市的商都高级中学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此次“组团式”帮扶工作中,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副校长胡金城受派担任商都高级中学校长。为此,他向乌兰察布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来校调研的领导汇报了学校实际情况,并对优化招生政策提出相应建议。同时,他还着手制定了学校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借助北京市和平谷区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014年,本市率先成建制教育援藏,开创了“组团式”援助的先河。此次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帮扶,是北京市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本报记者 宋 迪)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