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 菡) 近日,由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发展中心承办的第一届东城区青少年“模拟政协”汇报交流活动,分三组于线上同步进行。
活动中,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张毅以视频形式介绍了“模拟政协”活动开展的初心与发展历程。作为一项培根铸魂的教育实践,北京青少年“模拟政协”在“雏鹰建言行动”的实践基础上,于2016年启动,迅速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和欢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几年来多项青少年模拟提案内容被政协委员们带上了市、区两会,并正式立案。通过聆听张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对“模拟政协”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能够体会到一个个“提案”背后蕴含的教育深意。
今年,青少年“模拟政协”首次以区域为主体在东城进行推进。本次模拟提案的征集引发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共有30所学校申报了69项提案。经区级初评,最终来自22所中小学的33件模拟提案入围汇报交流阶段。
在模拟提案的汇报交流中,“小小政协委员”们围绕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具体的调研分析、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介绍,并与政协委员和专家进行现场交流互动,提案体现了东城学子关注身边社情民生的责任担当,展现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好精神风貌,呈现出学生们建言献策的整体水平,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东城区教育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模拟政协”活动鼓励青少年关注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使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与提升。与此同时,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是依托人民政协制度为教育系统提供的特殊课程资源,将政协的空间作为学生成长的生动而独具特色的课堂。青少年通过模拟政协提案的过程,亲身参与体验参政议政活动,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人民政协制度的了解。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协商理念、民主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
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届青少年“模拟政协”会议的召开为区域中小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为青少年与政协委员之间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更为东城区学生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