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学子参研卫星成功发射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蔡文玲)12月9日14时35分2秒,“丰台少年二号暨少年梦想二号”科普卫星(代号CAS-5A)搭载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位于黄海海域的海上发射平台上发射升空,724秒后卫星顺利从运载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来自丰台区10所中学的31名学生参与了卫星课题的研究。
发射数分钟后,国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接收到了卫星信标信号和遥测信号。随后,爱好者们通过卫星无线电转发器进行了双向无线电通信,“丰台少年二号暨少年梦想二号”卫星发射圆满成功。丰台少年二号卫星预计在轨运行工作1年,可以进行无线电信标发射、语音及图像信号传递、太空摄影等多项科普活动。与“一号卫星”相比,“二号卫星”的无线电通信功能更加强大,增加了太空摄影、图像传递发送、实验搭载等功能,技术要求更高。
“丰台少年二号暨少年梦想二号”是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大力支持下,由北京市多校联动共同打造的一颗学生参与度更高、功能更加强大的科普卫星。来自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第十八中学、北京市航天中学等10所中学31名学生作为二号卫星课题组成员参与小卫星的课题研究。二号卫星课题自2017年正式启动,以研发二号卫星的共同目标凝聚各校力量,增强学生航天科技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航天的热情。
二号卫星课题正式启动后,在两年时间里,学生系统学习了航天和无线电技术基础,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工作原理、人造卫星的应用、卫星结构和电源设计、卫星星体和电源制作、卫星遥控遥测和无线电通信等8个专题内容,进行了教学卫星组装、卫星结构调整设计、地面卫星测控与卫星无线电中继通信通联的等内容学习和实践。在此基础上,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总结梳理开设了新课程,组织编写的《青少年航天基础课程》丛书,于2019年9月正式出版并在全区中小学推广使用。
丰台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2016年我国第一颗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丰台少年一号暨少年梦想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搭载长征11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青少年关注航天的热情持续升温。“丰台少年二号暨少年梦想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体现了丰台区对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视。同时,青少年参与小卫星的设计、研制,参与卫星相关的科普活动,学习相关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也对航天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