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苗 露) 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由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仪式在怀柔科学城举行。该设施可达到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的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实现高端生物医学影像仪器装备的“中国创造”。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首个由北大作为法人单位承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首个由北大作为法人单位明确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17.17亿元,建设用地100亩,新增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项目预计2023年试运行,2024年验收。
成像设施在科研、医疗、教育和产业等方面具有广泛需求。在要求“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早”的重大生物医学问题的研究中,多模态跨尺度成像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无法看清发病过程中分子、蛋白、细胞、器官等的变化过程,就无法精准治疗疾病。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可以多层次、全景式、可视化‘看见’疾病发生的动态过程,便于更好地筛选药物、对症下药。”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陈良怡说。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副总工程师、北大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副主任孙育杰教授介绍,未来要依托成像设施积极开展“大科学”研究和“大科学”人才培养,推动成像组学学科发展,打造生物医学领域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
自项目竣工起,随着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运营团队以及大批师生将陆续进驻,运用成像设施开展多项重大科学研究。未来,该设施还将与美国、欧盟等地生物医学成像平台建立国际联盟,实行开放、流动、择优的机制,面向全国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