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的娃遭遇焦虑期的妈  这局如何破?

发布时间:2022-09-14 期号: 1651期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教师 王世强

 

  案例: 月历牌翻至9月,慧慧正式升入高三,近期她的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导致自信心不足,情绪容易出现波动。一次小测验成绩不佳,慧慧都会沮丧好几天。不仅如此,慧慧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比较紧张,特别爱挑剔父母身上的各种问题,一点儿小事都容易让她不顺心,纠结在心里不能释怀。

  妈妈和慧慧的关系本来一直不错,但在慧慧进入青春期后,这份和谐就一去不复返了。可能是慧慧妈妈工作繁忙,加上家里需要处理的事情又比较多。另外,妈妈的情绪调节也不太好,有时候只是因为孩子行为上的一点“小叛逆”,就会大发雷霆。家里变得“火药味”十足,一旦没控制好就容易“擦枪走火”。慧慧感觉很委屈,妈妈感觉很沮丧。

  该怎样陪伴孩子走过高三这一年?带着各种困惑,妈妈和心理老师取得了联系。

  分析: 1.亲子情绪的相互影响

  高三这个特殊阶段会让备考家庭面临诸多挑战。慧慧这个岁数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处理上的一些问题,再加上这个岁数的孩子在个性上和言语表达上都有一种独立意识,强调“自己做主”,所以容易给家长一种不好交流的感觉。

  其实妈妈在这个阶段也有情绪困惑。时值中年,家里、家外需要应对的各种事务都有所增加,妈妈的心理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作为母亲,她容易对子女有过度保护或者过度介入的倾向,另外如果自己对自身心理状况没有分析清楚,容易进行错误的“归因”,比如泛化地把冲突的重任“归罪”于孩子,孩子会感到委屈。

  解决好亲子双方各自的情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做的是各自划清自我界限,厘清自己的情绪问题,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之后,再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

  2.理解孩子的成长路径

  作为家长,一定要明白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路径。成长路径是内心、内在、内驱、内化的过程,不是单纯管教、谩骂、责备的过程。只有走内线,让孩子自己成长,他才会吸收养分纠正错误。如果家长选择走外在,想让孩子被管理、去改变,这恐怕是很难的,往往会使亲子关系走向对立,甚至相互排斥。

  其实,孩子的成长路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他在周围的环境里吸收各种信息;第二步,当他遇到问题需要思考时,会调动之前获取的那些信息,形成思路;第三步,用形成的思路去行为。因为孩子在成长期心理、生理都不成熟,同时他们所吸收的各种信息也并不全面,所以才会呈现出幼稚、不成熟等问题。

  对策: 1.升级自我情绪健康管理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好健康生活的示范。应该每天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比如在工作、健康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应该准确地定位自己,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急于干涉孩子的生活,尤其避免带着情绪指责和管理孩子。关于每日计划,我们可以在早上落实到纸上,将一天琐碎的事情都详细列出来,白天进行打卡,晚上进行简单地总结。这样,我们就把碎片化的工作和生活事务都安顿好了,每天归零就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了。

  2.亲子有效交流三步法

  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一定要是有效、高质量和符合规律的。我们把它总结成了三步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能够说出真实想法,说出他吸收了什么信息,受到了什么影响,怎么思考的,怎样行为的。

  第二步:我们了解了这些真实情况,将孩子那些幼稚、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问题都设置为主题,进行深度思考,下功夫去做预案。深度地挖掘每个主题的内涵,收集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各种知识规律,收集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社会上各种维度元素,收集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社会上各种人士的不同视角,在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深度思考,形成高级思路、高级方法,把它落实在具体可操作的流程里边,涵盖解决这个主题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我们能做到收集的资料全、维度全、视角全,那么思路也就会变得高级、透彻、全面。

  第三步:我们把做出的预案和那些相对更高级的思路流程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知道、听到、开启新的想法,完成上述步骤后,家长的任务就结束了。让孩子继续走他的成长路径,他吸收了家长提供的信息,也会沉淀下来。当他遇到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调动各种信息,包括家长输入的这些高级思路流程,就能用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