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多措并举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2-05-19 期号: 1635期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思想引领  坚定师生信心决心

  “保持热爱,追寻价值,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疫情早日退散”“动态清零,战疫必胜”……学校设置在文化广场的“心语心愿墙”吸引同学们驻足。虽然刚设立只有三天时间,但“心语心愿墙”收到了同学们的真诚祝福、恳切建议以及各种生动表达,成为畅通学生信息反馈渠道、倾听学生诉求与建议的重要平台。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通过设置“心语心愿墙”,加强思想引领,坚定信心决心。

  面对复杂疫情形势,学校党委书记王定华,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丹等驻扎学校,与学生共度抗疫时光。他们深入宿舍、餐厅、体育场,走近学生,倾听学生,与学生展开座谈交流。王定华表示,学校十分关心师生健康,“动态清零”措施是我国大国制度优势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干部要向学生做好政策宣讲,使学生理解防疫政策。杨丹通过对比中外抗疫政策,向学生阐述我国“动态清零”政策的理论基础,就做好与学生间信息畅通、落实防控措施、讲好抗疫道理和师生代表进行了交流。

  各学院通过学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职能部门干部与学院辅导员结对子等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各学院还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北外WE圈以及各学院新媒体平台,构建网络思政教育矩阵,推送疫情防控相关内容,通过“致师生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师生传递普及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防控知识,消除疑虑、稳定情绪、赢得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  增强心理“免疫”

  在积极抗“疫”的同时,心理防“疫”不容忽视。学校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多项工作,帮助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调整心态,增强心理“免疫力”: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市高校同上一堂课”活动,观看5.25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阳光心理大讲堂 ”系列讲座,主题涵盖“疫情下如何拥有阳光心态”“抑郁症的识别与干预”“中国文化视角下的情绪调节”以及“压力下的心理调适”;为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缓解咨询预约排队情况,学校心理中心增加了线上咨询时段,提高咨询接待量;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心理中心还组建了专业的心理支持团队,筹备了多种形式的线上减压活动,每天晚间有不同主题的活动开展,七天不断线,包括“纸上的沙盘”“价值观探索”“减压绘画许愿瓶”“模拟面试大家谈”“让我们畅所欲言—留学专题”等,把心理支持工作开展到学生身边。

  疫情防控  志愿服务有我

  午餐时间,学校各外卖点活跃着很多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手持消毒喷雾,为同学们的外卖及时消杀,得到师生点赞。为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北外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招募志愿者进行外卖消毒引导工作。招募通知发出当天,收到近两百份报名表,最终选出80名志愿者。大家迅速上岗,自5月12日起,志愿者驻守在东校区东门、南门、北一门和北二门四个外卖集中点,对外卖架喷洒酒精进行消毒。真诚的引导,温暖的微笑,让同学们感到格外温暖与感动,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和称赞。

  4月26日以来,学校在东校区操场、千人礼堂,西校区国内大厦设置核酸检测点,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学校还组建了党员教职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和学生志愿者团队。170余名教职工和120余名学生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在接受校医院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后,分组开展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为核酸检测高效顺利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彩文体活动  让校园“活”起来

  为缓解同学们的紧张情绪,保障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学校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电影展映、跑步打卡、师生齐跳广场舞等活动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同学们加油!北外加油!”夜晚微风习习,操场上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呼声,“英”跑青春·音动校园——荧光接力夜跑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英语学院2021级本科7个班的学生与住校教师组成的9个接力小组陆续入场。发令口号声一响,第一棒运动员手持荧光接力棒率先开跑。

  夜跑活动结束后,王定华、杨丹等向正在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生日祝福,并嘱咐腿部受伤的同学要注意休息,询问同学们的就业去向,关心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同学们要把这一段特殊的经历当作人生历练,调整心态,应对挑战,认真学习,积极锻炼,不负韶华,成长成才,报效国家。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