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宋 迪) 本市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强健康学校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日前召开。北京40所中小学、12所高校作为体育改革试点校,将刚性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同时强化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今年,北京市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共承担全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29项。其中,北京学校体育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试点单位涵盖朝阳、海淀、通州、密云4个区的40所中小学以及12所高校。
各试点校将刚性落实体育课时要求。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保障1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保障3至5节体育课。学生无体育课当天,学校要为其安排不少于45分钟体育锻炼,配套实施大课间及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长不低于2小时。此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将健全市、区、校、班四级体育联赛体系,每学期开展“班超”联赛并形成品牌;每年举办校级体育节或运动会,落实全员参与目标。
同时,各试点校将强化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小学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校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会议当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学校改革试点工作实践成果。该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学习,在教学中渗透“健康第一”理念;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检,并分析追踪相关数据,促进家校协同做好近视、肥胖防控;同时,成立家校社共育咨询室,开发新型家校对话模式——“家长工作坊”等。
下一步,本市将通过强化体育锻炼、实施精准化干预、加强意外伤害防控和保险机制,确保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持续提高,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每年下降1%,超重肥胖率、脊柱弯曲异常增长率稳步下降;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降低学生抑郁、焦虑倾向检出率,坚决杜绝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实现校园食品安全零重大事故、传染病防控科学高效、健康教育实效显著的目标,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建设模式。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表示,各试点区校将聚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显著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全面增强和健康保障能力全面过硬三个核心目标,同步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以及健康学校建设试点工作,实现融合效应。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