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小学全面普及AI通识课
发布时间:2025-10-16
期号:
1858期
北京考试报迅(记者 宋 迪) 2025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1400余所中小学首次系统开设人工智能(AI)通识课程,该课程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183万余在校生全覆盖。
据悉,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中明确提出,学校可将人工智能课程独立设置,也可将其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融合开展。
新学年,很多学校结合本校特色,推出了整合多学科的“AI+”课程。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课程部主任王丹介绍,学校通过课程导入、原理探究、实践活动和延伸思考等步骤来开展教学;将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生态学学科与AI课程结合,从“AI+五育”融合的角度入手,开设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辅助美术、微电影、音乐等多种课程。
此外,各中小学校请来多方资源助力AI课程。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参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项目,申请成为清华大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单位,共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并邀请高校专家进校园开展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学术支持和资源供给。
开学前,市教委还成立了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中小学的55位专家组成首批智囊团,他们根据《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指导中小学利用前沿技术开展AI教育,在建设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支撑体系、师资体系、应用体系、推广体系等方面提供意见咨询和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