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课堂

发布时间:2025-03-12 期号: 1829期

 

  ■ 教育笔谈

  编者按:备考冲刺季一到,学生和家长立刻“踩油门”,这样最有效吗?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吴爱兄老师逆向提出“紧急刹车”策略——新学期备考决胜关键是先暂停,做好调整再重启。

  

  先暂停再重启  这样冲刺更有效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吴爱兄

  

  【第一步】 暂 停

  每一次暂停都是为了更好地重启,而考生需要思考的是我们要停掉什么?

  停下对分数的执念

  面对考试,考生都渴望获得好分数,但过分关注分数往往导致考生在备考时感受到不必要的焦虑与压力。这种情绪不仅不会提高复习效率,反而可能影响记忆和理解能力。此时,我们需要立刻按下暂停键,重新思考一下学习是什么?学习为什么?学习是一个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素养的过程,是为了成长,而不仅仅是得高分。初三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考生系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能提升考生规划、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某次考试得高分更具有长久意义。

  停下疲惫的学习状态

  本学期,各学科都进入了对学科知识系统梳理、综合应用阶段,作业量和对思维能力的要求都会增加。有些考生为此会挑灯苦读,进而造成作息紊乱、过度疲劳。此时,我们必须停下来,调整身心,找到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停下盲目刷题的冲动

  在初三,有些考生一不留神就会陷进题海里,期望通过刷题来巩固知识、提高分数。殊不知,盲目刷题会使练习缺少针对性,并容易忽视错题分析环节。此时,考生若是机械做题而不求甚解,既会阻碍深度学习的进程,同时也难以夯实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必须停止沉溺于题海的冲动,科学规划学习节奏与进程。

  

  【第二步】 调 整  

  调整是为了高效前行。备考阶段,考生要想把握好心态、方法和计划,先要调整思维模式和学习策略。

  变快思维为慢思维

  通常来说,支撑人们思考的是两种思考方式。一种是快思考,即无意识地、快速地依赖于情感、经验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一种是慢思考,即有意识地、反应较慢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分析推理。大脑通常会下意识地选择快思考的方式,而我们则要有意识地尝试慢思考。

  比如考生遇到如下问题:为什么他成绩好?为什么他受老师喜欢?为什么我成绩不好?快思考的人会将这些复杂的问题做简单归因因为他努力所以成绩好,而我不适合学习只能放弃。慢思考的人会思考:他是怎样努力的,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我是否可以借用,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慢思考后,考生可以尝试自我调整与改变。思维方式变了,心态就会变。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输入、内化、输出的过程。但本学期复习任务较重,老师通常会讲授得较多,这时学生就容易进入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忽视了最重要的自主思考。为此,考生要常学常思,只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真正习得。

  

  【第三步】 重 启

  重启要从具体行动开始。考生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来一次断舍离

  考生可以实施一次彻底的资料“断舍离”,来优化学习流程,例如在周末通过整理上学期的学习资料,让书包、学习桌整洁起来,让自己从杂乱的学习中找到主线,理清自己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定一个小目标

  考生要设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来提升复习效率。如在物理学科的复习中,考生可将目标具体设定为电学实验要做到基础题目满分、拓展题目多思考、难题多尝试等。这样的目标会将复习指向具体知识,便于考生及时进行自我检测。

  做一个任务单

  考生要将每个学习目标细化为更小的任务单元,形成任务清单并限时、限量,确保任务能如期完成。任务清单应涵盖各科目的核心要求,如数学科目可分解为解题训练、关键公式的记忆整理以及常错题目的分析总结;而语文科目可包括提升写作能力、加强古诗文背诵以及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等。

  理一理“知识树”

  考生要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深刻化,可通过制作知识导图,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直观展现知识点间的关系,促进深度记忆;还可通过归纳总结核心概念,从繁杂的信息中提炼精华,形成简明扼要的概念笔记。

  想三项“小确幸”

  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中,考生若能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状态,更容易激发人的成长潜能。考生要有意识地进行积极心理暗示,每天睡觉前想三个当天生活中的“小确幸”。这样既能提升获得感和专注力,还能改善睡眠质量,让紧张的备考充满生机。

  

  家长也要暂停和重启

  本学期,孩子将迎来一模、二模等多次大考。对学习,学校重视、老师关注、孩子紧张,这时孩子是最需要家长助力的。

  为了更好引导孩子科学高效地开启备考之路,家长也要完成一次暂停和重启,暂停紧张焦虑和过度期待,找到合适的节奏和方式,重启对孩子的学业赋能。重启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做一次轻松的谈话

  谈话可以在非正式场合进行,例如在孩子上学的路上、晚饭的餐桌上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近期目标、远期规划等,但如果孩子不愿过多交谈,则不必强求。

  做一个充满期待的约定

  在复习的日子里,让孩子放松心态积极备考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孩子有所期待,看到学习之外的可能。家长不妨和孩子做一个充满期待的暑期约定,此约定与学业成绩无关,可以是看一场电影、计划一次旅行,也可以是满足孩子的一个心愿等。

  过一段高质量的陪伴时光

  家庭环境整洁、安静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孩子学习时,家长可在一旁阅读或工作,以实际行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到高质量陪伴。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