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中国 春风吹我出山村——访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院长李文彬

发布时间:2019-04-11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学术兴,育杰英,芳华满园,处处闻书声。”又是一年春风起,走在繁花盛开的校园里,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院长李文彬写下小诗纪念自己在北林大的第28个春天。
  1978年参加高考,1984年出国深造,1992年回国进北京林业大学任教,1996年入选首批林业部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33岁被破格晋升为教授,34岁成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41年前的高考是他命运转折的起点,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他走出了小山村。
首次坐上火车,梦想飞出小山村
  记者:1978年参加高考,您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是什么?
  李文彬:我于1978年从湖南一个小山村考入东北林学院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82年被录取为国家公派留学研究生。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我带出了小山村。
  1978年我参加完高考,县教育局高考上线榜中有我的名字,这消息使我们家兴奋了好一阵子。可兴奋之余,父母开始担心,能让我们家的孩子上大学吗?担心使我们家人好长时间吃不下饭。
  终于听见一声“祝贺”从远处传来,是邮递员杨叔。“东北林学院?”兴奋一阵后,母亲又开始担心:“哈尔滨在哪里?多远?”一字不识的母亲喜中带忧的眼神,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对,支书在哈尔滨当过兵,问问他去。”姐夫说。“哈尔滨好地方,东方莫斯科,楼很漂亮。外面冷,但屋里有暖气,比南方还暖和。坐火车要三四天才能到。”村支书说。母亲还是说:“别去算了。”“男子汉,越远越好!” 姐夫极力劝说。
  1978年10月28日,父亲、姐夫和哥哥把我送上了北上的火车。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火车。在30个小时的摇晃后,我先到达北京。出差中的父亲同事在北京接到了我。我第一次见到了天安门,还坐了当时全国唯独北京才有的地铁。
  第二天,我再坐上北上的火车,18个小时后终于到达哈尔滨,洋气的名字和楼宇使我这个南方农村伢子有点兴奋。到校的当天夜里,我躺在床上,虽已疲倦,但无法入眠,感觉床在不停地摇晃,是几天的火车摇晃带给我的“后遗症”。
  到校第二天,我第一次和同学进入机械楼,我们的教室就在这个楼里。我是林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78-1班,简称林机78-1班。楼梯口写着“欢迎你,新同学!”我为了练习普通话,就大声地读了一遍,结果被同学听成了“忽悠你,新同学!”从此“忽悠你”就成了我在班里的外号,一直被叫到今天。
  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
二次金榜题名,成为永远林机人
  记者:和多数大学生毕业就业找工作的经历不同,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继续深造。您能谈谈选择深造的经历吗?
  李文彬:当时东林的林机专业全国最强。我们的专业老师都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比如营林机械老师裴克、木材切削机械老师王德惠、起重输送机械老师戴英伟都是留苏回国的著名专家,我国林业机械专业的奠基人,最早的教材都是出自他们之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是香饽饽,工作不用发愁,不用自己去找,几乎都是国企、事业单位。我们毕业后的工作由系里分配,一切听从学校安排。我们林业机械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几乎都是林业机械厂、各地林业局、林校、人造板机械厂等。刚刚进入四年级时,我听说这个专业毕业分配不好,能回湖南的可能性很低,一是湖南没有林机厂,二是湖南有中南林学院。这对于我这个思乡情结很重的人来说,是一个坏消息。当时在我心中,北京、哈尔滨这些大城市都不如我们湖南。“李文彬,你应该报考研究生。”同学对我说。“啊,研究生是什么?”我问。“一些77级的毕业生在准备考研究生呢,听说考得好的话还可以出国。”同学说。
  就这样,临近毕业不到一年,我开始准备考研究生。我在班里学习不是最好的,平时很少看课外书,只把一本数学题集做了一遍。春节将至,节后就是毕业实习了。系里决定,考研同学可不去外地实习,留在学校。寒冷的哈尔滨,备考之余,我独自一人穿着军大衣,站在挂满雪花的窗前,看着窗外白茫茫的世界,情不自禁地唱起“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专捡重担挑在肩……”我那时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常哼唱京剧《智取威虎山》这个选段。这是1982年的春节期间,这种独自一人的状态一直到同学们实习结束,紧张的研究生备考冲淡了思乡的寂莫。
  考完之后,我每天都焦急地等待着考研成绩。政治61分、数学65分、英语73分、机械原理81分、营林机械87分,是我的考研成绩。当时出国的条件是各科60分以上,英语70分以上。我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林机专业第一个国家公派出国研究生。1982年毕业时,我们78级的林机专业仅有两个出国名额,是去瑞典和荷兰。当时仅有我一人上了出国线。我原计划去瑞典,但后来改去了日本。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金榜题名。我就这样成了一名永远的林机人。
  
  记者:高考恢复40多年了。您作为高考受益者,后来又继续深造。能否谈谈您的工作经历?
  李文彬:1984年赴日本留学,1990年获得博士学位,8年游子生活结束,于1992年4月回国,在北京林业大学森工系工作,1996年入选首批林业部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
  1952年北京林学院成立至今,这所绿色高等学府已走过66年的岁月。我所在的工学院也从初创的森工系扬帆起航,砥砺奋进,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常听前辈讲学校的发展经历,艰难岁月往事催人泪下。文革初期,学校南迁至云南丽江、下关,最终落脚于楸木园。云南10年,学术几近荒废。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次年北林返京复校,师生兴奋地奔回故土,在前辈的带领下守住了北林,守住了绿色人才的摇篮。
  我1992年初到北林大,校园尽是木板平房,刚建好的主楼还未启用,下雨时周边泥泞,真实感受到当时中外的巨大差距。改革开放40多年,北林校园今非昔比。40多年里,北林从返京复校、“211工程”“985平台”,到“双一流”建设,发展迅速,教师只争朝夕,砥砺前行,成绩显著。我作为北林的一员,得到了成长,33岁被破格晋升教授,34岁成为博士生导师。我感恩祖国,感恩北林,感恩前辈,感恩这个时代。
高考改变命运,目前选才好途径
  记者:恢复高考改变很多人的命运。您如何看待这个话题?
  李文彬:恢复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培养了一批精英,成为了国家的栋梁。我是恢复高考之后最大的受益者,不仅实现了梦想,也能更好地用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建设服务。所以,我认为,恢复高考确实改变了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命运。
  
  记者:您觉得现在的高考跟您那个年代的高考主要有哪些变化?
  李文彬:我考大学时,高考试题难度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大,但那时的大学教育算是精英教育。我是新化县乌石中学当年唯一直接考上大学的毕业生,成了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感到很自豪。
  现在的高考录取比例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向普及化发展。那时重理工,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工程师是多数人的追求目标。现在专业的选择空间大,志趣多元化。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吧。
  
  记者: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您作为一名在高校任教多年的教师,如何评价高考在优秀人才选拔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彬:高考是选拔优秀人才的最好途径。我个人认为,至少目前还没有可以替代高考的更好方式。当然高考的内容、模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国家现在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进行高考改革。高考内容和选拔模式改革要注重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不能只有利于人才选拔,更要有利于人才成长;不能只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更要注重能力、品德的考查,把学生的潜能考查出来。高考不光要选拔大学生,更要促进健全的中小学教育。即使没上大学,中学毕业生也要有足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高考这个“指挥棒”的设计和舞动方式很重要。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