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时评 更好地尊重历史 是为更好地前进

发布时间:2017-01-16 期号:

北京师范大学 胡小溪

  1月10日,教育部要求在全国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至此,“八年抗战”说终被取代。“十四年抗战”,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反映,能更明确、更深刻地成为中国人民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被后人所铭记。

  本质上,“八年抗战”说与“十四年抗战”说的实质内容并无矛盾。前者反映的是全国性抗战,后者则是包含局部抗战的整个反日侵略的全过程;前者是从军事、战争的角度看问题,后者则是从纪念中国人民抗击侵略、保卫家园的爱国精神的角度出发。二者各有根据,但后者更为科学、客观,更令人动容,因为“十四年抗战”的历史中,包含了“九一八”东北的沦陷,包含了彼时白山黑水间无数自发的义勇之士的抗争与呐喊,包含了党领导和组织的抗联将士的流血与牺牲,包含了十九路军淞沪抗战中的奋力抵抗,包含了红七军团与红十军会合成立红十军团后在国民党的重兵围堵中依然坚持北上抗日,包含了北平大学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救亡图存,包含了吉鸿昌、杨靖宇、赵一曼、冯玉祥、蔡廷锴等抗日英烈的血泪。十四年抗战,这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抗战!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这是对历史事实的进一步尊重、进一步发现、进一步解释,是对这个国家的苦难的进一步铭记、进一步反思,是为了这个民族的进一步前行!

  时至今日,抗战的硝烟似已远去,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明确“十四年抗战”,关乎当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关乎世代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关乎局部抗战中勇士们的尊严。正如媒体所言,十四年抗战“告诉后人,为抗击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人们,无论牺牲在八年全国性抗战期间,还是在此前的局部自发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国家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会世代铭记”,这是对中华民族脊梁的告慰,“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年轻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毕竟,我们的征程在远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