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被骗学费后离世 骗局如何防范?

发布时间:2016-08-26 期号:

北京考试报记者 许 卉

  接到一通诈骗电话,被骗去9900元学费,18岁的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不幸辞世。最近,这条令人不胜唏嘘的消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新生,应对骗局有哪些防范措施呢?

 

“三个凡是”隔离骗局

  类似案件今年并不罕见。某高校在校生小肖接到一个诈骗电话。电话刚接通,小肖就猜到对方是骗子,却没有挂掉电话,而是抱着“逗骗子玩儿”的想法,跟对方聊了5个多小时。最后小肖一个疏忽,卡里的几千块钱还是被骗子转走了。

  北京林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李斌提醒,当前诈骗方式更新很快,新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对待陌生的电话和短信,学生和家长要万分警惕,切莫轻视。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取款密码、手机验证码等信息,不要轻易告诉陌生人。大一新生刚入校,在陌生环境中记住“四个凡是”可防止被骗:凡是以学校名义要求汇款缴费的都是骗子;凡是以资助的名义要求购买物品的都是骗子;凡是要求提供银行账号信息的都是骗子。

  学校官网一般会有“新生必读”、“报到须知”等提醒,其中包括学生报到当天要缴纳的费用和途径,比如在哪里缴纳学费、住宿费,教材如何购买等。学生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学校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学费、住宿费以外的费用,凡是以学校名义收费并要求打入个人账户的均可视为诈骗。

 

“官方验证”确保安全

  学生小高接到一个显示为“955XX”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客服,要求他将学费打入一个新账号。小高没有轻信,而是按照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电话找到学校有关部门询问,被告知这是一个诈骗电话,学费缴纳是由学校有关部门与银行直接对接,银行不会直接跟学生本人联系要求汇款。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廷民表示,学生如果接到类似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的电话时,要到官方渠道验证,比如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查看是否有相关通知、要求,拨打学校有关部门或银行的官方电话咨询核实,切不可轻易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短信、微信、QQ中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最好不要点击,更不要随便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学生可牢记以下几条原则防诈骗:一是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二是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三是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四是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五是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学生如能做到这几条,基本上就不会上当受骗。

  如果真的被骗了,学生要主动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不要独自承担甚至采用极端方式应对。对于大学新生,各高校都有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绿色通道”等。只要有经济困难,政府和学校都会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资助。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