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冬日暖阳 品经典红楼

发布时间:2019-01-02 期号:

北京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穆 红

 

无才补天空余恨,有缘木石相伴生。

一生泪尽石头记,十载增删痴梦人。

——题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语文老师,《红楼梦》是我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名著。可是又有多少学生能静下心认真阅读曹雪芹心血凝结的这字字句句呢?语文备课组的老师们设计了“游大观园·读《红楼梦》”的情景阅读活动。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走进大观园,走进书中人物的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品读名著。

  冬日融融,暖阳为我们走进大观园的活动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那么鲜活又新奇:“老师,林黛玉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天也是这么蓝吗?”“老师,贾宝玉会不会看着这沁芳亭下的鱼发呆?”“老师,那些小丫鬟们没事的时候会不会来曲径通幽处捉迷藏?”“老师,稻香村里有没有小鸡和小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问着问题,仿佛打开了一本立体的《红楼梦》。我们的个性化阅读之旅也由此开始。

  大观园中馆舍众多,为更扎实地实现 “情景阅读”的预期,我们特意设计了“宝黛钗人物”“十二钗”和“诗词楹联鉴赏”3个主题路线,并配以相应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和学习。

  学生移步换景,在欣赏中发现,在行走中解味。只见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不是别处,正是林黛玉的住所——潇湘馆。“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面对如此清幽的环境,学生一下子安静了许多。黛玉选定这处住所,因“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学生抚摸着根根翠竹,看着那点点泪痕,想到黛玉在这里伴随着修竹、诗书、幽怨、孤独和泪水,度过了一生,不禁轻轻吟诵起《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学生离林黛玉更近了,也渐渐读懂了这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多愁善感的才女。衡芜苑奇草仙藤,异香扑鼻,布置却单调朴素,这正是薛宝钗的写照。学生争论着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里;怡红院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宝玉的身份才华对应。学生惊叹于这奢华,就连这冬季堂前的两株植物,仿佛也能看出“红了海棠,绿了芭蕉。”

  “身临其境”式、情景式阅读法让学生完成了一次时间的穿越。在这亭台楼阁林立、繁花名木环绕、鹤鸣鹿啼,宛若人间仙境的大观园品红楼之景,谈红楼之事,读红楼之诗。美读,穿越了时光,梦幻了现实。学生将阅读与场景融合起来,在具体环境下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成为大家内心更加难以磨灭的记忆。

  游历一番之后,老师和学生化身为红楼中人,在这大观园中结社作诗,过一把文人瘾。寻一处游手抄廊,我们的情景表演正式开始:才思敏捷的“黛玉”自然拔得头筹,人美、花美、情美、诗美:“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这边一向稳重端庄的“宝钗”姑娘也不甘示弱:“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首《咏絮》不同凡响“才自清明”的“探春”也献诗一首:“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这笔下的白海棠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丝自怨哀伤,生命旺盛,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向往。诗以言志,《红楼梦》中的探春不就是这样一位高雅玉洁、精明强干、心机聪慧、果断坚强的三姑娘嘛!我们聪敏多情的“怡红公子”虽然依旧压轴,也必是妙笔生花。《红楼梦》里的诗词精彩,学生演得精彩,举手投足间已颇具红楼人物风韵。

  《红楼梦》是一部最易读到的书,也是一部最难读懂的书……在这次独特情景阅读体验中,时间虽然不长,但学生走遍了大观园的每一个角落。课本上的黑白文字转化成了红墙灰瓦、海棠翠竹、石桥溪亭。他们似乎看到了一颦一笑,一盛一衰。学生切身的感受远非课堂里听讲能带来的,兴奋却又深刻,新鲜不乏感动。在这里,不同的生命态度与价值立场在精细缜密的剧情中时时过招。领略过人性的复杂幽微,相信每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思索与收获。而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也有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