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皇帝能随意钦点状元吗?

发布时间:2018-03-07 期号:

北京教育考试院  樊本富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是人生的四大喜事,而金榜题名又是其中最大的喜事。多年寒窗苦读,历尽科场的艰辛,顺利通过乡试、会试、殿试,实现金榜题名,成为万人羡慕的进士是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明清时期要实现金榜题名,必须通过殿试,殿试的录取者称进士,又称“甲科”。明清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可立即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自明代开始,进士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最主要的表现是进士科出身的官员能很快进入核心权力机构。而状元是进士中的第一人,其享受的金钱、名声等荣耀远远超过普通进士。
  那么,在殿试中,皇帝能随意钦点状元吗?
  明清时代,由于科举考试中的殿试体现着皇帝的绝对权威,因此有关皇帝根据自己喜好确定进士排名的故事屡见不鲜,民间甚至有因为名字而失去或得到状元的故事。
  据《罪惟录》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秦鸣雷、翟果成、吴情等300名贡士顺利通过殿试,成为新科进士。在确定最后排名时,殿试的读卷官拟将吴情确定为第一名,上报给皇帝。嘉靖皇帝看到这份名单,头一个名字叫做“吴情”,而这在北方方言中“吴情”与“无情”的发音完全相同。皇帝皱了一下眉头,慢条斯理地说:“如果朕将吴情确定为第一名,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说朕也是吴情第一吗?这不行。”皇帝又看到读卷官提供的名单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秦鸣雷。看到这个名字,皇帝好像有所领悟,他想到昨天晚上做梦,梦见巨雷轰响。于是,他将秦鸣雷定为状元。吴情就因为名字而失去了状元。
  清代殿试同样出现过由于名字的好坏而影响状元确定的传闻。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试,读卷官呈上前十名的考卷,请乾隆皇帝定最后的名次。在读卷官那里,胡长龄被排在第十名。皇帝将这十份考卷从头至尾都浏览了一遍,发现最后一份考卷的考生名字叫胡长龄。他觉得特别有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乾隆快八十岁了,很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而且他知道,在中原地区,满族被看作胡人,他觉得胡长龄这个名字真吉利,预示着自己能长寿。于是,他笑着说:“胡人都长寿的嘛!”就将胡长龄定名为状元,大魁天下。
  与胡长龄一样,王寿彭得状元也被传为是因为名字的原因。王寿彭家境贫寒,常常在豆油灯下苦读,光绪二十七年(1901)中举人,1903年殿试一甲第一名。这一年举行科举考试,正好赶上慈禧太后七十大寿,因此这一科被称为“万寿科”。面对日益衰败的国势,慈禧太后的心情也一直好不起来。为了能让慈禧太后高兴,这次的读卷官特地选了王寿彭作为状元人选。因为王寿彭的名字寓意着长寿,寿彭的意思可以演绎为可以和彭祖一样高寿。彭祖是传说中的老寿星,活了800岁。而且王寿彭这个名字的字面意思也很吉利,既祝愿慈禧太后能长命百岁,也希望苟延残喘的清廷能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
  与王寿彭因为名字而让自己的命运发生改天换地变化不同,同样有才华的王国均则因为自己的名字而被慈禧太后定为三甲。同治七年(1868)殿试时,读卷官呈送给皇帝的前十名试卷中,有一个名叫王国均的考生的试卷。同治皇帝对这些考卷进行了审阅,将王国均列为前十名。但等到唱名时,鸿胪寺官员念到王国均这个名字时,慈禧太后立即眉头紧锁,满脸笑容消失,并立即叫鸿胪寺官员停止唱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王国均”三个字与“亡国君”相同。这对国势日渐衰败的清廷而言,“亡国”触动了他们的痛处。慈禧太后认为如果将“王国均”列为前十名,难道我们自己都承认快要灭亡了吗?于是,将王国均降为第三甲。虽然仍然是进士,但含金量已远远低于名列前十名的进士。日后,王国均的仕途也确实黯淡,只担任了一个县学教谕。
  当然,这类传说在历史记录中数不胜数。这些传说或故事以历史真实人物为主角展开,有些甚至记载在史书中。那么这些故事或者传闻是否符合历史真相呢?皇帝是否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排定甚至取消进士名次?
  笔者认为,这些故事或传闻基本上是不符合历史真相的,只是人们的一种附会而已。为什么我如此断定?因为在殿试的程序中,读卷官将排在前十名的试卷呈送给皇帝时,试卷还是弥封的,也就是说皇帝也看不到考生的姓名和籍贯,只能根据文章的好坏确定考生的排名。换言之,殿试的严密制度实际上使得皇帝无法根据考生的姓名或者籍贯来确定考生的名次。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传闻,笔记资料上都有明确的记载呢?这主要是由于状元的名字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新科状元往往会成为人们议论话语中的关键词,更有人会打听或者揣摩新科状元能独占鳌头的原因,很多人自然会分析姓名是否暗含着中状元的有利因素。当这些人通过登科录分析时,自然就可发现这些状元的姓名中存在一些有利条件,而且还会找出这一科中一些不吉利的姓名进行比较。如果再联系当时社会或者朝廷发生的事情,人们自然就可以附会出一些故事来。在古代信息传播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殿试的程序并不熟知,只知道皇帝可是金口玉言,以为皇帝可以决定一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附会出来的传说或故事就等同于历史真实,而且还会将其作为历史真实进行广泛传播。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