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三元”

发布时间:2009-05-18 期号:

赵蓁茏


  明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在乡试中被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叫“解元”;在会试中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在殿试中被录取的人称为进士,由皇帝钦定的第一名,即一甲头名就是“状元”。所谓“连中三元”、“三元及第”就是中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一个读书人,能在三年一度的全省乡试中,从如林高手中夺魁,除了具有渊博的学识和高超的应试能力外,显然还得靠几分运气。而要在三年一次的集全国举人在一起竞争的会试中拔萃登顶,不消说更是难上千百倍了。乡试、会试主要是凭借七篇八股文中式的,接下来的殿试,还要凭金殿对策定高下。夺魁天下的状元之难得和幸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有明一代二百余年的历史中,一般认为连中三元者,只有正统十年(1445年)的浙江淳安人商辂。当然,有时还常常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南直隶贵池人许观。至于许观到底是不是连中三元的状元,至今还没有确切的定论。
  商辂,字弘载,号素庵。在宣德十年(1435年)举行的乡试中,21岁的他中了解元,10年后,也就是正统十年(1445年)的会试中,他中了会元,并继而参加殿试中了状元,成为连中三元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谨身殿大学士。
  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获,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监国,此时,商辂由大臣陈循、高谷推荐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当时,大臣徐埕赞成京都南迁之议,商辂极力劝阻,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后来英宗复辟,商辂被削职为民。成化三年(1467年)商辂再次入阁担任首辅。60多岁致仕(告老还乡),回到家乡。朝中的大臣到他家探望时,见到他儿孙满堂,其乐融融,不禁感叹:“我们与大人同朝为官十几年,从没见您杀错过一个人,这或许就是老天赐福吧。”商辂说:“我只是不敢让朝廷乱杀一个人而已。”商辂去世后,皇帝赐谥号文毅。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许观,史书里只是明确记载了他以国子监生身份,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举行的会试和殿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并没有讲他乡试的情况。在明代读书人的笔记里,有记载说他中了乡试第一名,但已无从考证。当然,无论许观是否连中过三元,作为在“靖难”中殉节的名臣,他的名字始终是和“忠节”连在一起的。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以“靖难”之兵夺了他侄儿的皇位,在其所列的建文奸臣的名单中,许观排在第六位。此时他正在外地募兵,听到消息后,不愿屈服,投江自杀。他的妻子翁氏和两个女儿亦自杀殉国。后来家乡人建祠堂纪念他,有楹联曰:“两榜抡魁,毫端洒不尽忠肝义胆,想到江上勤王,独往独来天地暗;一门殉节,波影留得住贞魂烈魄,说起桥边从事,同声同气鬼神惊。”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