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翅膀 飞翔的心灵

发布时间:2009-03-16 期号:

李燕杰

      前些天,看了一部电影《隐形的翅膀》,这是一部关于生命追求的杰作。
      影片通俗而深刻,优美又让人沉思,给人启迪。
      电影中的风景与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情节也随着人物的矛盾冲突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影片让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心灵一震,因为生活与生命的哲理贯穿了整场93分钟。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部励志大片,于我而言,这是一部智慧书,一卷圣诗,它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全心鉴赏。
      看着主人公志华无助却顽强地吃饭、上学、游泳,看着志华父母无奈却坚忍地帮助孩子,辛劳地积攒学费,我似乎看见中国孩子沉重的步履———他们单薄稚嫩,却背负着沉甸甸的期望;他们活泼可爱,却有做不完的功课;他们单纯好奇,却在世风变幻中摇摆……
      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忙碌不已的家长们鲜有关照,甚至无暇顾及,以至一些孩子的心变得封闭、脆弱、孤单,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消极情绪。
      志华也不例外,虽然父母全心全意对她,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走进她的心里。从生命的本质来说,志华是在进行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但在大家的帮助下,她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因为她考上大学了!
      是的,她考上大学了。故事的结局,正是志华嘹亮、清脆、呐喊般的声音———“妈,我考上大学了!”声音反复回响在整个影院,这是志华告慰去世母亲的唯一方式,也是志华告慰自己的最高方式,但这种方式却在叩击每一个观众的心扉。
      实际上,这是故事的高潮。但是,故事却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其中显示了编导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呢?
      就人生来说,考上大学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与考验在学校之外。因此,就影片的思想意识来说,恰恰是在影片结束之时达到巅峰的。
      电影最后的镜头是:龙在空中飞舞着,在游动中似乎看着每一个坐在屏幕前的人,看着它的中国孩子,就像志华她妈在天之灵护佑着她亲爱的孩子。
      电影真正的潜台词是:只有爱,只有相互帮助,只有顽强而自立地发奋,才是人生制胜的法宝。
      如果孩子丢了,我们会发疯样地去寻找,我们也应如此去寻找丢失了的心灵的翅膀,寻找爱的翅膀。
      因为,这是飞翔的唯一途径。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它用诗的意境,用圆熟的艺术感化人,教化人,在审美中,让人得到强化与美化,从而使人性变得更加美好。
      电影后面的故事,并不比电影本身逊色。   
      这部电影的问世源于导演冯振志看到一位双臂残疾的女学生自强不息、与生命抗争的报道后感动得热泪盈眶,联想起大学生跳楼自杀,联想起大学生沉沦等,他自问:这些即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人,转瞬间成了父母永久的痛,他们怎么啦?他们的灵魂到底缺失什么呢?
      不断的拷问中,导演与制片人赵慧利决定做一部影片给孩子们看,以使他们在逆境中不沉沦,在顺境中更坚强。为了把它搬上银幕,他们甚至不惜掏空家里所有的积蓄。
      主演雷庆瑶失去双臂,但为了拍好电影,她一天学会了骑车;世界冠军江福英两天学会了游泳;还有世界超级冠军何军权等人的付出及倾情投入,都出乎想象。正是这些心灵天使的努力,才成就了这部杰作。
      银幕上下,都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东方维纳斯的故事,是一个可以流传下去的故事,是一个可以净化心灵的故事。它值得每一个忙碌的家长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值得所有的师生暂时放下讲义与作业本,静下心来,看看片子,让自己的身心跟着志华来到这广阔的美丽草原,共同体验这壮丽的人生画卷。
      这是一次心灵之旅,在旅途中,每个人都能像天使一样在理想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因为,心灵皆有翅膀,心灵皆能飞翔。

      作者简介:李燕杰,中华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教育艺术杂志社社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他写的《塑造美的心灵》在20世纪80年代发行量超过1千万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